本网讯(通讯员吴滔滔 莫羽菲)七月,炎炎夏日,由南昌大学青年学子组成的“探访婺源石门村绿水青山致富路”社会实践队,踏上了探寻婺源石门自然村与现代生态文明和谐共生奥秘的旅程。从非遗文化的深度挖掘到生态保护的前线体验,再到生态理念的解读与宣扬,实践队员们用四天的时间,见证了石门自然村如何在绿水青山间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致富之路。
护鸟行动,弘扬生态理念
7月15日,实践队深入饶河源国家湿地公园领略了自然风光的旖旎,通过与当地护鸟人的深入交流,深刻体会到了生态保护的重要性。7月16日,实践队召集当地村民开展了一场关于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的宣讲活动。
蓝冠噪鹛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目前其野生种群仅有200余只,石门自然村是这一全球野生种群的仅见之地。
石门自然村村内的蓝冠噪鹛雕塑(实践队队员王一瑶 摄)
在石门自然村的蓝冠噪鹛科普博物馆中,队员们有幸采访到了长期坚守在生态保护一线的护鸟人俞旺金。据了解,护鸟的使命代代相传,现如今这一接力棒已经传至第四代护鸟人手中,他们致力于守护好这片鸟类的天堂。
在交谈中,当被问及蓝冠噪鹛时,俞旺金像是打开了话匣子:“因为这种鸟头部的羽毛是蓝色的,然后它又非常喜欢啼叫,同时又属于画眉科,所以就被命名为蓝冠噪鹛。”除此之外,他对蓝冠噪鹛的生活习性、繁殖期等知识更是如数家珍,很热心地为实践队队员一一介绍。
7月15日,蓝冠噪鹛科普博物馆内,俞旺金在给实践队队员讲解(实践队队员王一瑶 摄)
俞旺金告诉队员们,“为了不打扰到蓝冠噪鹛,我们不能进到树林里面去,特别是4月到7月是它们的繁殖期,这时候更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
实践队前往调研的时间恰逢蓝冠噪鹛的繁殖期,在村子碰到了一名正在咿呀学语的孩童,看到实践队靠近林边拉起的警戒线,他也学着护鸟员的口吻用稚嫩的声音向队员们大声说道,“不能进去!”护鸟护林,石门村每个人都在行动。
俞旺金对队员们说:“鸟类保护好了,生态环境好起来了,我们就能住在家门口,端起生态碗,吃上旅游饭!”
7月16日午后,村民们纷纷前往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参与实践队组织的宣讲活动。在宣讲活动中,实践队系统阐述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基本原则和具体举措,结合石门自然村的实际情况,详细解读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发展理念。
实践队队员与村民合影(实践队队员王一瑶 摄)
宣讲活动受到了广大村民的热烈欢迎。村民俞佳鑫表示,往后将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村庄环境整治、生态旅游业发展等工作中去,为美丽乡村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墙绘言志,共绘绿色画卷
7月17日上午,在村民的带领下,实践队参观考察了石门村内的精美墙绘。村民洪泽林向队员们介绍,这些墙绘由中国美术学院陈瑞达教授设计绘制,他结合传统村落风貌和现代元素,将山水、人文知识、家风家训等元素以彩绘的形式陈于墙上。
“这些墙绘内容都很写实。”村民俞容英说,“它将我们的日常生活绘制得栩栩如生。”房前屋后,花鸟虫鱼、古树斜阳、秋千孩童皆入画。如黛的远山、青绿的茶园、金黄的油菜花,皆通过笔尖着色被一年四季永久地留在了村子里,融进了村民们的生活环境中。
在石门自然村内,诸多墙绘、装饰都以蓝冠噪鹛为主题。石门自然村村民在河边浣衣时,偶尔能遇见河对岸树林里的蓝冠噪鹛来到河中洗澡。分居河流两岸的人与鸟,共同谱写了石门自然村的和谐共生故事。
村内精美墙绘(实践队队员王一瑶摄)
“这些墙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俞旺金介绍说,“这里秀丽的自然风光与村民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追求密切相关,我们希望通过共同的努力,让石门自然村这个古老而又富有生机的村落,成为一个生态与人文完美融合的样板工程。”
漫步于村间小道,环顾周边精美墙绘,队员们不难感受到石门自然村村民对这片土地的深沉热爱。“我们世代生活在这里,对这片山水有着无法泯灭的感情。”村民洪泽林说,“我们希望能借助墙绘的艺术经济价值,一起守护好这群鸟、这湾月、这古村。”
非遗古韵,煦暖经济活水
“‘婺源三雕’是指明清古建筑中的砖雕、石雕和木雕,制品多用作民居、官宅、宗祠、庙宇、廊桥和牌坊等建筑上的装饰部件。”7月17日下午15时许,在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石门自然村的月亮湾非遗馆,村民俞容英正在给实践队讲解“婺源三雕”非物质文化遗产。
月亮湾非遗馆坐落于婺源秋口镇,紧邻风景秀丽的月亮湾景区。馆内集中展示了婺源丰富多样的非遗项目,实践队员切身体会到这些非遗作品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和独特魅力。
7月17日,实践队队员参观月亮湾非遗馆(实践队队员王一瑶 摄)
此外,村民带领实践队参观了当地的查记酒坊,品尝了醇香可口的特色糯米酒。这里的酿酒技艺也是婺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不仅口感出众,还有补气血、养颜等保健功效。
实践队队员在查记酒坊体验非遗项目(实践队队员王一瑶 摄)
通过这次探访,实践队员对婺源的非遗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些非遗项目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婺源县积极推动非遗传承与发展,不断将这些珍贵的文化资源推向全国,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也实现了乡村振兴。
编 辑:袁 悦
责任编辑:程慧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