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伯项,男, 1965年9月生,2001年晋升教授,江西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南昌大学南昌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江西省“十五” “十一五”重点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点负责人。江西省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品德课教学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省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品德课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省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统编教材《邓小平理论概论》(江西省职业教育德育课统编教材)、《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大学生入党培训教材》、《科学发展观大学生读本》主编。江西省优质课程《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负责人。2008年省级优秀教学团队负责人。工作中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责任意识和职业献身精神,追求是用思想的力量、知识的魅力培育同学们学习的热情、对人生和祖国的热爱。
润物细无声
对学科的热爱与学生的喜爱使胡教授更努力地去为学生讲好每一堂课,用丰富的知识和对真理的探索精神去感染学生。众所周知,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比较难教的公共理论课,学生不喜欢听,课程又比较枯燥。对于这个问题,胡教授说: “只有上不好课的老师,没有上不好的课。”胡教授认为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取决于三个原则:贴近时代、贴近学生、贴近学术。贴近时代就是要了解现在经济、文化的热点问题。贴近学生也就是要了解学生,时常与学生交谈,或通过调查报告,针对学生在想什么去授课,要想方设法让学生主动学,而不是被动地教。贴近学术就是要了解学术前沿和动态。这些都对教师的素质和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如何更好地贴近学生,这需要搜集更多的问题,比如要求老师懂得网络语言,力图去靠近学生、了解学生以及他们的生活。而且要不回避社会的热点问题、难点问题,使学生有所收获。
同时,胡教授特别强调一点就是教师自身的要求: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政治自觉。胡教授说其它的课程如数学计算机等,老师上不好课人们只会认为老师的水平差。但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不一样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是上不好,人们就会怀疑意识形态或是指导思想也有问题。所以这更进一步要求教师要有强烈水平责任感和高度的政治自觉,并且要花功夫,不仅在对学科的理解上也在教学的方式方法上。特别是在对待思想政治理论的态度上,胡教授尤其强调,作为老师,对思想政治理论要有敬畏之心,教思想政治理论是一种神圣的、不可怠慢的工作,它涉及到学生的灵魂,所以教师应该带着责任感去研究其中的规律,探索它的实质。“经师易得,人师难求。”胡教授很有感触地说,如何在教书授课的过程中给人以启发,能够学以致用,是最重要的。
除了在课堂上传授学生以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胡教授更注重学习以外的情感培养。现在很多大学老师上完课挎包就走,使得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少,逐渐产生了距离感。针对这种现象,胡教授认为是双方面的,学生到了大学,个性更自由,希望少一些管束。而教师也没有完全理解作为教师的真正职能,认为只要上好课就可以了,而忽视了对学生的情感培养,胡教授认为后者甚至更为重要。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胡教授很注意这一点,尽量拉近学生与老师间心理上和情感上的距离。比如通过当班主任、当导师,去接近学生;或是通过课堂讨论、上下课时间与学生的答疑了解学生的想法,力图与学生交流彼此的真实想法。胡教授还特意设了一个电子信箱,以便学生有意见或是想法可以及时通过电子信箱进行交流。不过,胡教授坦言老师和学生之间心理上的距离还是比较大,并笑着说如何与学生交流是一个大学问,里面有学不完的功夫,不同时代的大学生有不同的想法、不同的思维方式,也就相应地需要不同的交流方法。但无论如何,胡教授都肯定一点的是,应尽量倡导师生之间交流的氛围。
胡教授正是以这种潜移默化、言传身教的教育一点一滴地影响着每一个听过他的课的学生,从而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为有源头活水来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胡教授最大的特点就是永不满足。他说现在自己工作中知识更新的步伐放慢,感觉精力和时间郡远远不够,繁杂的事情特别多,知识面的拓展也不足。而正是这种不满足和不满意使得胡教授能够不断地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努力,从而取得更多更优秀的成绩。
胡伯项教授科研起点高,科研业绩突出,致力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道德同构问题的研究,对转型时期的思想道德建设有较深的研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责任意识,治学严谨,学术成果丰硕。在《高校理论战线》、《科学社会主义》、《学术月刊》、《社会科学》(上海)、《思想教育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当代经济研究》、《社会主义研究》等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刊物上发表论文56篇。担任省统编教材《邓小平理论概论》主编。主编著作5部,参编著作、教材12部。获省部级科研壹等奖3项;贰等奖3项;叁等奖6项。
江清月近人
胡教授分别教授过马克思主义与现代科技革命、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原理、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等课程,同时也担任过很多不同的角色:马列部教研室主任、马列部分管教学的副主任以及现在的马列部、思政部主任。这些都使胡教授拥有丰富了教研和工作经验,在众多教师中脱颖而出,成为1998―2000、2001―2003年度省中青年骨干教师和2004―2006年度省学科带头人、2007―2009年度省学科带头人。
虽然拥有这么多的头衔,胡教授却没有一点架子。“江清月近人”,是啊,正是由于胡教授的谦逊和朴素,使得他是那样地充满亲和力,形成了一个富有朝气和活力的学术团队。
他说,通过工作组织可以组成一个团队,具有个人所不具备的能力,有时这种乐趣是专业研究所得不到的。现在最欣慰的事就是整个马列部队伍运走向成熟,能够继承老教授们的事业。很多学校都会出现这样的现象,随着老一批的教授退出工作岗位,其学科也相应出现了断裂。而现在南昌大学的马列部延续了老一辈学者奠定的精神和基础,年轻者成为了学术的骨干力量。
能够看着自己的事业、学科慢慢成长起来是胡教授最为欣慰的事。是啊,薪传火续,只有这样,知识才能传播、文化才能传递、精神才能延续。《易经》有道:“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胡教授正是这样,用他深厚的专业功底和丰富的经验做事业,用他不懈的追求和探索做学问,用宽容的襟处世、用仁爱朴实的心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