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笼罩在迷蒙细雨中。绕过新建的外科大楼,穿过细长的石板路,来到了墙体斑驳的烧伤中心大楼。一楼主任办公室虚掩着的门后,在伏案查看病历的,正是一附院烧伤科主任――郭光华。在两个多小时的交流中,他语调始终如一,几乎没有情绪上的起伏,如同俯身手术台般平静。
不改痴心,长期投身烧伤医疗
1986年,郭光华毕业于江西医学院医疗系,同年分配到南大二附院(原江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呼吸内科任住院医师。为了更好的服务临床医疗工作,3年后,郭光华考取江西医学院烧伤外科硕士研究生,师从已故烧伤外科专家曹勇教授,硕士毕业后顺利进入南大一附院(原江西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烧伤科,任职至今。二十多年来,郭光华一直从事烧伤外科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临床上治愈烧伤病人逾万例。
2004年,郭光华入选国家级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成为我省卫生系统第一位入选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的中青年专家。
2006年,在郭光华的倡导下,一附院烧伤外科团队创建烧伤重症监护病房(BICU),并于2007年正式投入使用,这一举动走在了当时全国前列。
自2008年全面主持烧伤科工作以来,郭光华带领烧伤科创新团队领跑江西、走向全国,使南大一附院烧伤科声名远播,成为“全国五大烧伤治疗中心”之一,也是华东地区最大的烧伤治疗中心。2012年烧伤科以优异成绩,荣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称号。他个人也相继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烧伤最高荣誉奖黎鳌烧伤医学奖二等奖等多项国家级荣誉,跻身中国烧伤界“核心成员”之列。在见证科室成长的同时,郭光华也逐渐完成了个人向团队的华丽转身。
不忘初心,承前启后传薪火
1996年,因操作失误导致蒸汽烫伤的黎海华被送往一附院烧伤科进行抢救,时任主治医生的郭光华结合曹勇、李国辉等老一辈专家教授的科研成果,在国内首次使用异种皮(猪皮)结合高频通气方法,治疗这一例蒸汽烧伤总面积100%(其中44%为三度烧伤)合并重度吸入性损伤病人。该诊疗历时两月有余,从药量调节到呼吸循环监测,郭光华事必躬亲,与烧伤科同事密切合作,最终治愈这例100%烧伤的重症病人,在当时引起极大的社会反响。
“抱着等待奇迹的态度,尽一切可能去创造奇迹”,是黎海华留给郭光华最大的感悟,也正是从那时起,他更加坚定了“只要有1%的希望,就要做出100%的努力”的工作态度。除却临床医疗工作,郭光华还肩负科研、教学工作。2001年,凭借优秀的工作业绩,郭光华被破格提升为教授、主任医师,同时被聘任为博士研究生导师,成为原江西医学院最年轻的博导。
“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我才有了现在的成就”,早已成为学科带头人的郭光华,至今仍然感念恩师的教诲和指导。他将对老一辈专家科研精神的传承融入到日常教学工作中,极其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我所做的就是把我的思想传给学生”,每逢学术交流活动,抑或重大学术论坛,郭光华都不忘带上三两学生,去见世面、长见识,以此为学生创造交流的机会,拓宽其学术视野。
不负众望,业内唱响江西声音
2014年8月2日,昆山市中荣金属制品厂发生特别重大爆炸事故。8月6日,受国家卫计委委派,郭光华任总队长,带领南昌大学一附院8名烧伤科、重症医学科和急诊医学科专家组成的国家医疗队江西分队,奔赴苏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开展定点医疗救援工作。作为首批到达该院支援救治的医疗队,郭光华第一时间带领全体队员查看病人各项检测指标,掌握第一手临床资料。
事故发生后,苏州大学一附院先后共接收十三个危重病人,江西医疗分队迎难而上,接管烧伤面积分别为98%、99%、100%,同时都合并有严重的爆震伤和吸入性损伤的三名极度危重伤员。队员们把握时机为患者行创面清创、剥痂术及生物敷料移植覆盖创面术,四天内,为三名烧伤患者累计进行了5次,共十个肢体的手术治疗。经过三批队员的前后奋战,江西医疗分队创造了接诊的三位极度危重患者无一死亡的医学奇迹,在全国范围内打响了知名度。
10月8日,继第七、八两届连续当选常委后,郭光华通过自己的努力再次成功当选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第九届委员会常委,并与多名国内著名烧伤外科专家同台竞聘,最终以高票当选该学会分会副主任委员,创下江西省烧伤学科专家当选副主委的先河。
“多年来我们一直在常委的位置徘徊”,郭光华说晋升副主委意义非凡,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整个烧伤科室、一附院乃至南昌大学而言,都是一个正面激励,“能够入选副主委,是业界对我们技术和水平的认可与肯定”。
不管角色如何变化,郭光华精益求精的心却一直未变。眼下,他最注重的是,居安思危,借助当选副主委的东风,继续服务烧伤学科,“更快更好地引进高精尖技术,扩大江西烧伤医疗服务的辐射范围,让患者就近享受最高水准的医疗成果。”
(文章来源南昌大学报 第603期 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