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way精装 主办
  • 【毕业季之校友情怀】母校至今还把我拥抱在怀
  • 作者:陈东有(中文系80级)摄影:陈东有(中文系80级)
    点击数:
  • 发布时间:2014-06-20字体:[
  •   大学同学们决定聚会一次。与以往不同的是,不是纪念毕业多少年,而是纪念相识三十年。大家太想同学相聚了,太想培养过自己的老师们了,于是以相识为由,又正好是三十年。派给我的任务是联系原来给我们上过课的中文系老师们,请老师们出席聚会。同学会面,其情切切;师生相聚,其乐融融。

      上次聚会是2004年,那是同学们纪念从江西大学毕业二十年。时间一长,手头上就没有了老师们的联系方式。于是我给母校中文系办公室小潘打了个电话,希望得到老师们的联系方式。热情的小潘立即给邮来了汇集人文学院全体老师和中文系退休老师名单与电话的《通讯录》。在母校工作二十年,离开学校教学和党务岗位去省委工作已经八年多了,时间过得真快,翻着《通讯录》,不少老师的名单已经转到退休名录上了,而大多是不认识的新名字,这些应该是这些年进来的新生力量。突然,我看到,在老师的行列中,我的名字还被保留着,和其他老师一样,名字后面是住宅电话、手机等等。我心里不禁一股暖流涌过:我还是中文系的一员,母校的老师们并没有把我除名!看着看着,激动的泪水开始涌出了眼眶。
      这些年,每逢春节期间,系里都会通知我去某家酒店参加系里老师的联欢;每到年底,系办的同志都会登门把一个信封送给我,里面封的或端午或中秋或春节慰问老师的几张百元钞票;晚上在校园散步时,总能看到老师们亲切的目光和听到关心的话语。可是我总常常因另有事务而放弃了与老师们一年一次的相聚,接过信封只是一句平平的感谢,遇见老师总是常常地一笑,听到亲切的问候也只是表达感激而已。今天看到我的名字依然保留在系里老师的群体中,我才醒悟到母校老师们的深情和好意,意识到我自己的浅薄和平庸。想起来,我的根还在母校,二十年的教学与工作经历,这根还扎得很深很深。母校是我成长的土壤,这里不仅有培育我成长的老师,有在工作上相互支持帮助的同志,还有许多说不清道不明的牵住我灵魂的一草一木。每到晚间散步时,我都可以在校园里找到自己年轻时读书学习的足迹和身影,找到自己上课的教室和坐的位置,找到向老师请教时作伴的那棵大树,找到与同学们打球、晨练的球场,甚至还可以听到自己背唐诗宋词和英语的声音。

      三十年了,母校无私地给了我许多许多,让我成长如此,至今还把我拥抱在怀。我扪心自问:有何功?何德?何能?

      感谢母校!感谢母校的老师们!感谢中文系!
    作者简介:
    陈东有:男,江西丰城人,1952年出生于江西南昌,中共党员, 教授,博士生导师。1984年毕业于南昌大学中文系,曾任南昌大学党委副书记,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现任江西省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
    注:此稿由校友会提供。

    热点新闻更多>>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学府大道999号办公楼三楼

      电话:0791-83969057 邮编:330031

      版权所有:betway精装 点击数:


      手机版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