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科学时报》刊登了题为《沉下心来做学问 耐住寂寞搞科研――记南昌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师谢海东》的报道,全文如下:
上了谢海东的证券投资学课,笔者才发现证券投资学也可以讲得这么有意思。枯燥的证券分析理论可以用生活中借还钱这种生动的例子加以阐释,顿时让笔者这个门外汉也对经济管理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利用课余时间,谢海东讲述了他的求学经历与多年积累的人生感悟。从那坚定而深沉的眼神中,看得出他是一个有故事的人。
“从小在农村长大的我,小时候过得很艰苦。作为家中的长子,我的肩上担负着更多的责任和压力。砍柴、干农活是我小时候每天都要做的事情。”再提起这些往事的时候,谢海东很平静。改革开放后,他是村里第一个走出来的大学生,大学毕业后被分到了省直属机关工作。出于对经济学的热爱,考虑到自身沉静好思的性格,他决定在江西财经大学攻读财政学硕士。2007年,他获得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
在省直机关工作期间,他奔赴全省70多个县市进行实地调研,累计撰写调查研究报告30余篇。实地考察时的苦与累都化作了报告中的每一个数据和每一行文字。对于一个科研工作者,这无疑是最大的收获,也是最值得的付出。
作为中国证券市场的资深投资者和早期从业人员,谢海东见证了证券行业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并目睹其逐渐成为经济体的一部分。他开始思索股票和债券对中国居民的消费有多大影响力;对于中国消费内需薄弱这一问题,是不是可以通过证券刺激消费、从资本投资角度来拉动内需,进而带动经济增长。随着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和考察,他决定以“中国股市波动与居民消费的非对称反应研究”为题,申报国家社科青年基金项目,并一举命中。
然而项目研究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难题,如在居民消费影响因素日趋复杂,居民资产日益多元化,股市波动不确定性不断增强的条件下,如何在技术上精确地度量股市波动对消费的非对称影响等。正是这种既具有现实社会价值又带有一定挑战性的科研问题,深深地吸引了谢海东,也使他在科研的道路上不断探索,不断深入。
说到做学问,他一再强调学习是一项终身的事业,尤其是在信息更新迅捷的今天,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浪潮。作为教师和科研人员,更应该紧跟学科专业领域前沿发展动态,随时补充新知,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搞科研一定要耐得住寂寞。”谢海东语重心长地说道,“很多时候,做学术都是辛苦枯燥的,脑力和体力的付出并不一定与收入成正比。只有沉下心来,多做对国家和社会有益的事情,才会使人生充实而有价值。”
“谢老师很受学生欢迎,他比较擅长实践操作,教我们证券投资分析,给我们讲股市行情和股票分析技术,专业知识很扎实。”课堂上许多同学这样评价谢海东。看着他时而走下讲台,融入学生之中;时而站在台上,讲解全英文的课件:笔者不禁对这样一位低调儒雅的老师肃然起敬。
谢海东,南昌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2007年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毕业。长期从事经济理论与政策方面的研究工作,在有影响的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