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3月10日,人民网江西频道以《罗嗣海代表:高校要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人才与科技支撑》为题,报道全国人大代表、南昌大学党委书记罗嗣海分享对新质生产力的看法和南昌大学推进新质生产力的经验、做法、成效。详情如下:
人民网:您认为,高校应该如何培养急需人才,为新质生产力提供关键支撑?南昌大学在培养急需人才方面,有什么成功实践?
罗嗣海:发展新质生产力首要任务是培养满足需求的急需人才。我理解,要从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发展需要,并紧密结合学校自身的实际与定位,重点要理清三个问题:一是培养层次问题,是培养能够创造新质生产力的拔尖创新人才,还是培养能够熟练掌握新质生产资料的工程技术人才,或是一线的技能人才与技术工人;二是学科专业问题,新设一批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相关的新兴学科专业,适应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相对应改造与提升一批专业,加强基础学科与交叉学科建设;三是培养模式问题,要与新质生产力对劳动者提出的知识、能力与素质要求相衔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科教融汇与产教融合。
南昌大学是江西高校“领头羊”,在培养层次上,我们综合考虑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发展需要,既培养能用好新质生产力的一流工程技术人才,又培养能创造新质生产力的拔尖创新人才。在培养学科专业设置上,我们紧跟科技进步和区域产业发展需求,结合江西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从战略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布局和传统产业升级的需要出发进行学科专业调整与优化。在培养模式上,我们转变思路,政产学研用贯通,本硕博直通培养,校内特别开辟“际銮书院”“焕奎书院”等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试验田”,校外联动特设中微实验班、数字经济专精特新产业学院等促进创新发展“示范地”。
人民网:新质生产力涉及领域新、技术含量高,必须依靠创新驱动。在您看来,应该怎样发挥高校科技创新力量,为新质生产力发展“蓄势赋能”?请您介绍一下南昌大学在科技创新、破解“卡脖子”技术难题方面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罗嗣海:与传统生产力形成鲜明对比,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动力在于科技创新。作为基础研究的生力军和重要技术突破的策源地,高水平大学在创造新质生产力方面责任重大、大有可为。
高校如何为新质生产力发展“蓄势赋能”?我认为要做好四点:一要回归科研初心,改进科研人员的职称评定机制和考核机制,把知识创新、发明技术、推动转化作为科技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二要找准科研方向,把握科技进步和产业变革的大趋势,着眼于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和未来产业布局的创新需求,重视基础研究,强化原创性、颠覆性、关键核心技术研究攻关;三要转化科研范式,面向需求开展有组织科研,从个体科研到有组织科研,从学校科研到科教融汇、产教融合科研;四要强化评价改革,推动人才评价改革、职称评审改革、教师考核改革和岗位聘用分类管理改革,不断提升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和客观性。
南昌大学国家硅基LED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验室,江风益院士团队坚持原始创新,攻克硅衬底蓝光LED技术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硅衬底蓝色发光二极管”项目获得2015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是我国半导体照明领域的“硬科技”。
我校食品学科,在40年的发展过程中,围绕绿色食品精深加工,坚持产学研深度合作,开展联合技术攻关,做有组织科研,牵头组建产教联合战略联盟、产教融合重点创新中心等,不断将最新技术研发成果有效赋能大健康产业,服务人民生命健康,让老百姓吃得更放心。特别是刚完成重组的食品科学与资源挖掘全国重点实验室,更加聚焦行业突出难题,自主创制发酵专用益生菌剂,建立了首个果蔬发酵专用菌种库,开创了全新食疗产品绿色制造产业。
人民网: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走出实验室、走进企业,转化为新质生产力,您认为高校在其中可以有哪些作为?请您分享南昌大学的经验。
罗嗣海: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推动高校科研成果更多地转化为看得见的新质生产力。我认为,要解决三个方面问题。一要面向需求来布局科研和产出成果,从源头上解决产出的成果可实用可转化的前提问题;二要完善政策来强化引导和激发动力,从思想上解决想转化要转化的认识问题;三要健全机制来增强服务、做好保障,从实践上解决能转化会转化的过程问题。
检验新质生产力最终要靠企业。江风益院士开展技术创新的基本经验就在于始终通过企业化的科教融汇与产教融合,打通了实验室到市场产业链的生长渠道,走出了一条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政策链、资金链深度融合的路子。
为更好地在江西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江西高质量发展中发挥高校智库功能,南昌大学近期专门成立了新质生产力研究院,拟采用校内和企业“双院长”制,有效打通科技成果供给侧与需求侧的联通渠道,为地方和企业提供技术支持、融资对接等服务,加速科技成果的市场化进程。
原文链接:http://jx.people.com.cn/n2/2024/0310/c190260-40770402.html
编 辑:涂金凤
责任编辑:许 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