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江西日报》报道了我校一附、二附医院救援队在川救援时的感人事迹,全文如下:
昌大二附院医疗队员将自己省下的口粮送给灾民。
战地三“情”――连线赴川救灾的江西医疗队 本报记者杨林
5月17日7时29分,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赴川医疗队员吴利东从救灾前线打来电话,同日11时58分,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赴川医疗队员汪阳也从前线发来短信。他们分别向记者介绍了医疗队员在前线工作、生活的情况。
险情:遭遇6级余震和“不速之客”
5月17日3时45分,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医疗队所在的青川县木鱼镇的帐篷,忽然剧烈摇晃,“嗡嗡”的响声把正在休息的队员们惊醒。所有队员立即跑出帐篷――这又是一次级别较大的余震,震后确定为6.5级。
队员们来不及穿上防寒服,立即打着手电,四处察看灾情,了解灾民受伤情况。1小时后,队员们处理好了几名受伤群众。考虑到随时有突发情况发生,队长邓志锋带头和几名队员值班,其他同志就在半睡半醒间小憩了一会儿,准备迎接天亮后的大量救治。
5月16日23时许,正当大家全身心投入工作时,忽然有人尖叫:“蛇!”大家都吓了一跳,打着手电(当地已断电)在草丛中寻找,果然发现了它的踪迹。大家立即用竹竿、铁锹、长凳将蛇制服,这才长舒了一口气。
麻醉科副主任医师吴利东听当地村民说,这种蛇有剧毒,队员们不禁有些后怕,但大家没有停下手中的工作。
友情:队员会合后热泪盈眶久久拥抱
广元市是四川灾区灾情最严重的地区之一,青川县关庄镇又是广元的重灾区。自从江西省人民医院和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队员们15日来到这里后,一直与外界联系不上,他们的安危一直牵动着江西医疗队员的心。
5月17日,昌大一附院驻广元市的医疗队员终于在广元与奔赴关庄镇的同志们会合。据昌大一附院脑外科副主任医师汪阳说,他见到官庄的队员们时,见他们又黑又瘦,满眼血丝,头发蓬乱,披着满是泥土的军大衣,身上还有难闻的汗味,足见他们那里救治工作的紧张和生活的艰苦。
两队队员虽然仅仅几天未见,但大家相见之时都热泪盈眶,泪水无声流淌;大家互相拥抱,久久不愿分开。汪阳把前期抵达关庄的队员们带到驻地,端上稀饭、馒头,这些队员们说,他们已经3天都没有吃过这么好的饭了。
安顿好队友,汪阳立即赶往医院,当天还有大量病人等待手术。虽然前一天他们又工作到凌晨才回驻地,体力极度透支,但想到身处患难之中的灾民,他们能做的就是给予他们全心全意的帮助。
军民情:节约每一个口罩送给子弟兵
5月15日,当昌大二附院医疗队抵达青川县木鱼镇时,这里已经聚集了许多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官兵,他们冲在最前线和最危险的地方进行抢险救援,医疗队员从心底为之感动。
二附院医疗队为一线官兵送去了急需的药品,并多次到他们的营地巡诊,为他们清洗伤口、包扎上药。
由于多日来一直参与救援,许多官兵们的口罩已无法使用。所以医疗队员都尽量将自己的口罩节省下来,送给子弟兵。
部队官兵也非常感谢医疗队员,被轮换下来休息时,他们就会到医疗队的营地来,帮助医疗队搭建帐篷、开挖排水沟,帮助运送病人和各种救灾物资。深深的军民鱼水情,为抗震救灾增添了无穷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