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能否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发挥应有作用,关键看重视不重视、适应不适应、做得好不好。近年来,南昌大学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着眼“德为先、能为上、行为善”的课程思政建设理念,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体系,统筹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和日常思政构建大思政格局,形成了特色鲜明的课程思政育人模式。学校先后建设立项本科生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20门、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课程30门。“井冈山生物学野外综合实践”“现场生命急救知识与技能”(普通本科教育类)、“区域与城市经济学”(研究生教育类)、“中国民间艺术的奇妙之旅”(继续教育类)入选首批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对应教学团队获评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和国家级教学名师;“设计艺术评析”等19门课程入选江西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对应教学团队获评省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和省级教学名师。
一、强化课程思政组织领导,统筹协调齐抓共管。一是建立机制。成立南昌大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领导小组,统筹资源配置,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教学主管部门牵头抓总、相关部门联动、各教学单位落实推进的课程思政工作机制。二是明确目标。印发《南昌大学推进课程思政工作实施方案》,全面推进学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明确“建设一批充满德育元素的示范课程、培养一批具有亲和力和影响力的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提炼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典型案例和特色品牌、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考核评价制度,探索形成符合学校实际、富有特色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的工作目标。三是形成体系。研究制定课程思政教学指南,对课程思政实施分类指导,具体落实到课程教学各环节,形成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
二、加强课程思政队伍建设,提升教学育人水平。一是加强教师培训。学校注重提升教师参与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积极性,投入专项培训费近30万元,通过“教学名师大讲堂”“教学工作坊”及“本科教学公开课”等形式开展课程思政专项师资培训,共培训教师1000余人次。二是设立课程思政研究中心。学校积极探索创新课程思政建设的方法和路径,有效指导并推进学校、院系、教师不同层面的课程思政建设,在校内外形成示范辐射效应。南昌大学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获批江西省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建设培育单位。三是积极建设课程思政案例库。启动并推进南昌大学课程思政平台及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以“课程思政平台”为枢纽,秉承“大教学观”理念,构建“大思政”格局,集中优质教学资源,推进学校课程思政成果培养和辐射推广。
三、选树课程思政优秀典型,推动课程思政落实落细。一是多渠道展示。着力建设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围绕4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9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认真总结课程思政建设中的新经验、新模式。精心制作课程思政教学成果展,在学校官网、官微等宣传主阵地推送,展示内容丰富、精彩纷呈的教改成果。二是全方位探索。落实“门门课程有思政”要求,每年安排专项经费,通过设立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项目、遴选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等,支持各院系和任课教师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支持各院系统筹利用教学业务费、部门业务费等,深入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实现课程思政100%进教学大纲。深入挖掘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和育人内容,将课程思政有机融入教学各个环节。三是专项化支持。加强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安排专项经费支持各院系和任课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鼓励教师申报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课题,在立项指南中新增“思政教育研究”及课程思政等专项,深入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累计立项相关省级教改课题22项、校级教改课题81项。
四、完善课程思政考核标准,确保课程思政走深见效。一方面,建立课程思政考核机制,完善教材建设、选用、管理制度,严把教材关;健全课程教案审查制度,严把教案关;健全课程思政教学质量评价制度,严把考核关。另一方面,将课程思政纳入日常教学检查,把教师参与课程思政改革情况纳入教师考核评价、岗位聘用、评优奖励等。
南昌大学将继续建立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统筹协调、指导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打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形成“门门有思政、课课有特色、人人重育人”的良好局面,以坚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取得更大成效,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推动有江西底色、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大学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原文链接:
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13659096867251121423&source=share&study_style_id=feeds_opaque&reco_id=10257a41d7cac0a8843d0006&share_to=wx_single&study_share_enable=1&study_comment_disable=0&ptype=0&item_id=13659096867251121423
编 辑:陈雨洁
责任编辑:程慧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