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way精装 主办
  • 【思政学者】胡伯项、李丁宁:新中国成立以来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建构及启示
  • 作者:摄影:
    点击数:
  • 发布时间:2023-07-21字体:[
  • 图片

    (胡伯项:南昌大学教授)

    意识形态是反映一定社会阶级、阶层、政治集团利益需要的系统的、理论的思想价值观念体系。主流意识形态是在一定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意识,是国家的基本精神信仰和价值追求的集中体现。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主流意识形态由一定话语体系来支撑和表达,表达的效果如何,其功能能否实现,取决于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对社会生活的解释力和对社会民众的说服力。因此,话语是主流意识形态的表述载体,与主流意识形态的发展关系密切,是理念的表达、思想的阐释、价值的呈现。
    要厘清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不能仅从概念出发进行逻辑推演,必须贴合实际,考虑时代条件的变迁和历史任务的变化,通过对意识形态核心概念或范畴的调整实现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建构。意识形态话语体系随着时代、空间、载体及目标和任务的变化,其内涵和外延不断更新和拓展。系统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建构的历史阶段,总结分析其特征,系统阐释其经验和启示,可以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不断建构提供借鉴与参考,从而牢牢掌握话语权,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建构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在创造了无数个“中国奇迹”的同时,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依据不同的时代主题和实践课题进行建构,确立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主流地位与引领能力。总结新中国70多年发展历程,结合不同历史阶段的历史任务、理论发展水平及各种主客观条件的变化,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也相应经历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三个历史阶段,其基本特征可以通过核心话语突显出来。虽然不同历史阶段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区别显著,但它们并不是孤立的,而是有着内在的联系和历史继承性。
    第一,从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积极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围绕着这些时代课题,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建构呈现出以下特点。
    其一,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和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成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主线。党领导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后,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为人民当家作主提供了制度保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1956年,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从此人民民主政权获得了牢固的经济基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我国一切进步和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这一时期意识形态领域的话语建设始终围绕着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和探索社会主义道路展开,体现出党的指导思想与国家意志、社会意志和人民意志的高度统一。
    其二,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尊重价值规律在一定历史时期得到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建构的应有重视。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国内外错综复杂的局面,中国共产党从当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出发,提出了“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使得新中国很快站稳了脚跟。随后,又提出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明确了“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和“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整体来说符合当时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需要,极大地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中国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八大正是依据这一形势,对国内的主要矛盾作出了正确判断,“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党领导人民开展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通过实施几个五年计划,我国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农业生产条件显著改善。虽然出于迅速改变中国落后面貌的强烈愿望,经历了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过快发展的曲折历程,但不可否认的是,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探索期,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中经济建设必须尊重价值规律的话语得到了应有的重视。
    其三,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话语主题。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关于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矛盾的学说特别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他指出,大量的人民内部矛盾主要是分清是非的非对抗性矛盾,因而不能简单、粗暴、强制地解决,只能依靠耐心、细致说理,用“团结—批评—团结”的民主方法解决;提出正确开展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就必须加强党的思想建设,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并提出“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的话语,强调务必采取和风细雨的方法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贯彻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第二,从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到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召开前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继续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适应新时期的新要求,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确立了“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核心话语,折射出改革开放进程的历史发展脉络,体现了伟大的历史转折。改革开放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干事创业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其一,确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话语主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我们把党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逐步形成和确立了以改革开放为实践背景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话语体系。这一话语体系的确立,是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再认识的结果,这一思想体系系统阐释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明确提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其二,突显了“改革开放”的转折话语。在党和国家面临何去何从的重大历史关头,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决策,提出改革的性质也是为了消除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障碍,只有实行“改革开放”才是党和国家发展的唯一出路。为了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中国共产党全面开展拨乱反正,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同时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并把对外开放确立为基本国策,强调“坚持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孕育了我们党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改革开放’话语从现实的具体政策选择的层面,提升到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的高度,以社会主义的本质内容,进入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之中,而成为其基本话语之一。”
    其三,强调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发展话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强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优越性归根到底体现在它的生产力要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而不能长期建立在贫穷的基础上。“初级阶段论”“市场经济论”“社会主义本质论”分别从生产力目前的发展阶段、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最有效的经济形式、分配方式以及新的功能方面揭示了生产力的各个方面。随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贫富分化问题开始出现并逐渐突出。“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
    第三,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成为当前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构建面临的最显著的时代境遇。这一时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极大地丰富了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内容,形成了包含“中国梦”“美好生活”“胸怀天下”“中国式现代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多维要素的新时代话语表达。中华民族迎来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
    其一,以“中国梦”为核心深化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价值表达。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蕴含“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中国梦话语表达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价值取向,不仅强调了“人民”的整体概念,也注入了个体的意蕴,是“让每个人获得发展自我和奉献社会的机会,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用更倾向于生活化的叙事方式和更加亲民的话语表达形式将理论化的价值观念转化为大众化的共识,搭建了党的主张与大众文化的交流平台,极大地调动了人们共同投入民族复兴伟业的积极性。总之,中国梦话语兼具了政治策略和文化精神的双重特征,实现了理性话语与感性话语、整体话语与个体话语、政治话语与生活话语的结合与统一,是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在新时代的深化和发展。
    其二,以“美好生活”为目标实现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实践表达。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新的历史方位和社会主要矛盾是当前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建构必须面临的实践语境。在此时代境遇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除了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外,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增长。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党的奋斗目标是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在新的历史方位下的具体化,有助于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有助于实现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实践表达向以“美好生活”为核心内容的建构。
    其三,以“胸怀天下”为视野构建意识形态话语的空间表达。置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与世界的关联越来越密切,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清醒地认识到了意识形态交流交锋日益尖锐频繁的世界图景,从而提出在话语空间变迁中以“胸怀天下”的全球视野精心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对外话语体系。习近平强调,要“下大气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为我国改革发展稳定营造有利外部舆论环境,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新时代对外话语体系不仅配合了时代主题的变迁,而且也找准了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利益交汇点和情感共鸣点,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治理”“共商、共建、共享”“一带一路”倡议等,为全球治理和“利益共同体”的共识共建贡献了中国智慧。同时,加强和改进主流话语的国际传播工作,注重用体现中华民族“根”和“魂”的“中国话语”向世界传递中国声音,阐释中国特色,提升中国的国际话语权与影响力。
    其四,以“中国式现代化”为中心推进意识形态话语的逻辑表达。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中国式现代化与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紧密相连,是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演进的逻辑表达,既是历史经验的总结,又积极回应时代关切。认识把握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逻辑关系,彰显了主流意识形态话语追根溯源、挖掘本质、追求理论的彻底性和生命力的内在逻辑探寻。中国式现代化具有明确的话语指向性,有其独特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与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和目标追求一脉相承,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紧密联系,是中国理论、中国实践的“中国表达”,与西方现代化有着本质区别。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建构的特征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是凝聚全党、教育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共同思想基础。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结合革命、建设、改革以及新时代的不同境遇不断发展变化。虽然构成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核心概念和范畴在不同时期不尽相同,但通过探寻仍然可以发现话语体系建构中的共同特征。
    第一,时代性和继承性。意识形态的话语主题是在观照现实的基础上,对时代课题与实践问题的解释与回答,是解决意识形态“说什么”及其有效性的问题。
    意识形态话语体系依托于时代,随着时代条件和历史任务的变迁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必须结合话语发展的现实逻辑引入一些新的概念和范畴,从而带来话语指向的变化和话语体系的动态发展。因此,在不改变话语终极价值诉求和核心话语性质的前提下,要不断对话语内容作出优化调整,构建出能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各个时期遇到的现实问题的新的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在“放”和“收”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增强其同一定社会现实境况的相关性与契合度,从而实现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建构,以适应不断变化的世情、国情、党情。
    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到“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再到“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每次回应这些时代课题变化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都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历史延续性的产物,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及思想文化的基础上,借鉴继承之前意识形态话语的合理因素而不断更新演进的。
    第二,针对性和大众性。话语并非“自说自话”的语言符号,而是为了向“他者”表征自我,实现交流或达成共识的主体间的沟通媒介,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关系范畴,反映了话语传播者与话语接受者的“主体间性”关系。
    话语接受者不再是话语活动的被动参与者,而是和话语传播者一样拥有主体地位的话语建构者。这就要求话语传播者在传递话语过程中充分尊重话语接受者,采用差异化的语言面对利益诉求和认知模式不同的话语接受主体。一方面,应贴近话语接受者所处的社会背景,针对话语接受者的疑惑所在、情感所需、利益所求和关注点,有的放矢;另一方面,应遵循话语接受者的表述习惯和接受心理,紧密结合日常的社会生活运用渗透性的方式来宣传主流意识形态,并依据接受者易于认知的方向积极变换话语表达的内容和形式。只有这样,才能提升话语接受者对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认同和维护。
    主流意识形态话语要得到群众的认同并由其掌握就必须经历大众化的过程。列宁认为:“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和简单明了。”若游离于生活之外,脱离群众实践,再好的话语体系也只能是空中楼阁。因此,若想让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更“接地气”,就应真正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倡导运用理论深厚而又朴实亲切、引经据典而又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来诠释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内容,做到宣传不脱离马克思主义文本、内容紧贴现实生活,将真理力量与日常实践结合起来,不断在大众化语境中增进民众对于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认同。
    第三,多样性和延展性。意识形态寓于特定的话语之中形成一定的话语空间。话语空间是话语生成的土壤以及言说的载体空间,是话语权延展辐射的范围和场域。
    随着社会交往实践活动场域的拓展,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赖以生成的话语空间由单一同质向多元复合转换。因此,意识形态话语体系要在不改变话语根本属性的情况下实现话语形态的转变。在国内场域中,要主动立足实践语境积极建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转变因“问题倒逼”而被迫调整的被动局面,在新的实践环境中,坚持辩证思维做到“立破并举”,全力促进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之间话语的融通转换,巩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在国内空间中的支配地位。在国际场域中,要努力提升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在国际社会中的感召力、影响力,必须主动构建起不同于西方世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实现政治话语、学术话语和大众话语的有机统一。
    为应对复杂多变的空间格局,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建构应在迥异的话语空间中灵活转换。在传统媒体场域中,主流意识形态的构建往往是自上而下的主动过程,从而构建起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实践基础。随着数字网络技术的发展,传统媒体场域中原先流向明确、层级清晰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面临挑战。在全媒体场域中,网络的开放性、多元性和交互性不仅改变了话语的传播方式,同时也对话语的认同逻辑以及传统媒介语境下意识形态建构的生存样态形成了挑战,因此要在了解互联网传播规律和语言特征的基础上,增强“网言网语”在网络空间的影响力和引导力。
    第四,连续性和变动性。在推动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建构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维护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连续性,在话语表达上呈现出一定的稳定性。既不能以封闭僵化的保守态度和教条式思维阻塞主流意识形态话语表达的时代化,又要防范西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渗透。因此,要继续充分发挥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主流媒体的信息源优势和优质内容生产优势,推动其与新媒体融合发展,坚持用可靠、可信的信息引导舆论格局;同时要破除话语表达的碎片化、泛娱乐化对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系统性、权威性的解构。
    思想、观念的产生同人们物质交往和现实生活中的语言表达是交织在一起的。基于当前社会经济成分多样化、生存条件差异化、思潮传播多样化的现状,人们审视世界的视角日益多样,思想亦高度分化,折射在意识形态领域,呈现出价值观念的多样性,影响了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传播。因而,主流意识形态教化需要运用不同的话语表达方式应对受众群体的差异性。只有通过话语表达方式的创新,选择行之有效的方式,方能提升主流意识形态与现实生活的相关性,才可以使之更广泛地为广大群众所理解和接受。同时,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为话语表达的更新提供了技术支持。各种依托网络而生的新媒体层出不穷并对普通受众赋权,为大众提供了自由表达的平台,但却可能因话语主体的宽泛化和匿名性造成传播过程中多元化中心的状态及个体行为的失范。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建构的启示

    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视域下,认真探讨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建构的历程及特征,并努力吸取其中宝贵的经验教训,对更好地建构新时代意识形态话语体系有重要启示。
    第一,始终坚持“守正”和“创新”结合。“马克思主义是随着时代、实践、科学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它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开辟了通向真理的道路。”马克思主义是主流意识形态的核心内容,其地位关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基,决定着主流意识形态发展的方向和路径。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确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继续推进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建构,既要关注话语产生的理论逻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又要结合话语发展的现实逻辑,从在实践中遇到的社会矛盾出发,将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与在实践中创新相结合。
    习近平指出:“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讲时代新话”需要我们建构新时代语境下贯穿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话语体系,即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基础上,认识清、回答好新形势下中国发展的实践新课题,提出新的、有生命力的概念、范畴、原理,保持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时代性、先进性和科学性,提升其说服力和解释力,真正做到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前提下破新题、说新话。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充分体现了主流意识形态话语表达和话语体系建设与时俱进的特点。当前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最重要的是要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使之深入人心。
    第二,始终坚持“言”和“道”相结合。话语是“言”,话语体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定内容的表达方式,是如何言说的问题。因而,在促进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传播的过程中应面向生活世界,背靠意义世界,不断创新和丰富话语的表达形式,将抽象、晦涩的学术话语转换成群众熟悉的生动形象的生活话语,而不是不做区分地灌输一些空洞的说教,从而努力消除认知和沟通上的障碍,不断突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感召力,让群众“听得懂”。习近平用“钙”与“软骨病”形象地阐明了坚定理想信念的极端重要性和理想信念缺失的极端危险性;用“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生动地比喻不断丰富发展经济和保护生态之间的辩证关系;用“打铁还需自身硬”鲜明地表明了党中央从严管党治党的决心、信心和恒心。习近平的这些话语都是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话语素材来阐释深刻的理论,这种接地气的话语方式,更容易让大众听懂和信服。
    话语的背后是思想,是“道”,是价值观念。能够赢得听众、传之久远、有生命力的“话语”,背后一定有深厚的思想,深刻的识见,并善于把握群众心理需求。因而,在建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过程中,更要关注言说什么的问题,把“道”的纵深探索、思想内涵的提升与契合群众利益诉求结合起来,把让群众“听得进”的话语内容与让群众“听得懂”的话语表达结合起来。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话语表达集中体现了人民性、时代性、民族性,推动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对人民现实问题和切身利益的关照,将“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目的因与“为实现美好生活而奋斗”的动力因有效结合;推动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对关系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表达,用具有平易近人语言风格的日常生活话语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解释力及其蕴含的中国力量,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
    第三,始终坚持“引领性”和“适应性”相结合。不强调理想、信念的意识形态话语,无法做到超越现在,观照未来,从而不能成为引领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支柱。
    在当前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建构中,我们必须认真总结历史经验,着力处理好“引领性”与“适应性”的关系,保持二者的适当张力,既不能盲目提出超越历史发展阶段违背客观规律的话语,也不能因过度强调经济因素而削弱理想信念的引领力和感召力,应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领导人民实现立国、富国、强国的“历史逻辑”,与推进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实践逻辑”有机统一起来,让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成为时代的最强音,切实增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主导力、凝聚力和整合力。
    原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cIPlGWCJ4SZCUIugk0Lq1g


    编 辑:李梦涵
    责任编辑:曾 慧

    热点新闻更多>>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学府大道999号办公楼三楼

      电话:0791-83969057 邮编:330031

      版权所有:betway精装 点击数:


      手机版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