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3月17日,人民日报客户端江西频道以《南昌大学多措并举推进思政课内涵式发展》为题,报道南昌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近五年来,在学校党委行政的坚强领导下,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所指明的思政课建设方向奋勇争先、砥砺前行,采取一系列新举措、新方法推动思政课内涵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五年来,南昌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学校党委行政的坚强领导下,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所指明的思政课建设方向奋勇争先、砥砺前行,采取一系列新举措、新方法推动思政课内涵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一、打造新型教学组织形式,实现优质教学团队共建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南昌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过去五年打破学科壁垒,突破身份限制,携手各方力量,共建优质团队。
构建复合型教学团队。打破传统单学科、同质化的教学团队,建立跨学科、多层次的复合型教学团队。团队成员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为主干,兼有中国哲学、政治学、历史学、政治经济学等专业;以马克思主义学院专职思政课教师为主干,兼有院外专业课教师、辅导员、社科理论界专家、党政领导干部等。不同学科、不同身份的教师走上讲台,从不同的视角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理性进行解读,给学生带来耳目一新的思政课,获评江西省高水平本科教学团队、江西省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团队各1个。团队两位教师分别获得江西省高校思政课优秀特聘教授、优秀兼职教师。
构建跨校教学共同体。南昌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南昌、九江、抚州等地18所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部)组建了江西省最大的思政课教学改革共同体,常态化开展各项教研活动。2022年秋季学期,组织共同体高校开展思政课教师全员“晒课”活动,收集来自18所高校的全员晒课评价表577份;2023年春季学期以来,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听课评课机制,遴选省内教学经验丰富、获得省级一等奖以上教学奖项荣誉的教师组成专家组进行“推门听课”,对100多名教师提出改进意见近300条,帮助共同体成员单位教师提高教学水平。
构建立体化培训网络。建立“院校省”三级教师培育培训网络,为思政课教师的成长成才提供丰富发展平台。学院层面,制定青年教师支持帮扶办法等制度文件,推行青年教师“导师制”,为青年教师配备教学导师和科研导师,帮助青年教师实现从学生向教师的职业身份转变,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传帮带”机制;学校层面,拥有专兼职思政课教师培训班、思政课教师暑期社会实践研修班等培训载体,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备课与调研相结合的方式,拓展思政课教师的知识视野;省级层面,与教育主管部门紧密协同,定期举办全省思政课教师教学骨干研修班,帮助兄弟院校思政课教师共同成长,五年来累计培训省内思政课教师800余人。
二、打造新型教学呈现方式,实现优质教学课堂共通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五年来,南昌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八个相统一”为指引,把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不断拓展思政课广度、深度、新度。
打通思政小课堂。深入推进问题式专题化团队教学改革,按照“源于教材、超越教材,立足课堂、超越课堂,依靠主讲、超越主讲”的思政课教改总体思路,以问题为牵引,突破了照本宣科、把教材观点作为教学起点的教法;以专题作串联,实现了从系统化的教材体系向专题化的教学内容的转变;以团队为单元,形成从单打独斗向校际协同转变。教学改革团队打破校际界限,以教学专题为牵引,分赴不同高校讲授思政课,实现了对传统课堂的超越。
引入社会大课堂。坚持开门办教育,邀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井冈山大学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步兵学院教授、原江西省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环保企业董事长、红色场馆讲解员、江西豫章律师事务所律师等登台授课,打造“一课多师”“双师同堂”“师生同台”新模式,获得江西省“一课多师”示范团队1个、“双师同堂”示范课程1项、“师生同台”示范课程3项;扎根红土圣地,发掘红色资源,与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等红色场馆签订“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共建协议,组织学生赴红色场馆开展实践教学,获得江西省“一线课堂”优秀成果3项,与南昌市小平小道陈列馆联合打造的“大思政课”红色教育项目入选国家文物局办公室、教育部办公厅“以革命文物为主题的‘大思政课’优质资源精品项目”。
占领网络新课堂。深刻把握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信息摄取特点,适应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规律,打造“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等系列微课,获评江西省优秀微课1项、江西省“最美思政课”2项。除此之外,大力丰富线上课程资源,建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两门线上视频课程,建成了网络教学大纲、教案、讨论专区、经典著作导读、理论热点等网络课程资源,实现了现实课堂与虚拟课堂的互融共通,提升了思政课教学的亲和力和针对性。
三、打造新型教学运行模式,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统筹优势力量,整合优势资源,创新运行模式,联合共同体成员单位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走深走实,实现改革协同化、资源一体化、质效提升同步化。
推进课堂教学资源共享。南昌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是江西省高校问题式专题化团队教学改革“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组长单位,负责统筹推进全省“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改革工作,通过集体备课机制、研讨交流机制、课程共建机制等实现了优质课程的共融共享,极大地拓展了思政金课的覆盖面。五年来,通过线上线下方式举办省级集体备课会60余场,邀请国内知名学者做备课导学,邀请国家级、省级讲课比赛获奖教师进行教学展示,累计受益思政课教师1.9万余人次。目前由南昌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领衔制作的“思想道德与法治”课问题式专题化团队教学改革课件、教案已发放全省高校参考使用。
推进实践教学资源共享。依托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建成了集参观展览、实践教学、学术研究为一体的红色文化馆。红色文化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红色文化资源、党史教育全面融入场馆展示模块,实现了校内思政课实践教学全覆盖。红色文化馆同时面向社会开放,承接或举办省部级领导参观,全省高校处级以上干部培训,其他高校师生实践教学及党支部活动、学校各单位学术会议、高端论坛、职工培训等一系列活动,共接待230余个校内外单位、团体,举办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达160余场次,累计人数达8400余人次, 广受好评,被教育部官网、《新华每日电讯》等主流媒体进行宣传报道,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力。
推进数字教学资源共享。立足江西省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成了线上红色资源库,将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等红色资源予以数字化呈现,建设网上虚拟展馆,并同步配上讲解。利用VR技术,引入71部红色场馆线上展示资源,围绕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主线,生动展示中华民族于近现代沧桑巨变中崛起的恢宏历程,着力打造以重走长征路等为主题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实现历史情景再现,切实增强学生现场体验感。
四、打造新型教学发展路径,实现优质教学成果共赢
积极探索“校院师生”同步进步提升的思政课内涵式发展新路径,大力构建“学校成名、学院成长、教师成功、学生成才”的多方共赢新格局。
学校成名。五年来,思政课教师获得国家级教学竞赛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实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中连续3届获奖。思政课教师组建理论学习宣讲团,赴政府机关、党校、高校等事业单位、国企民企开展各类宣讲活动,并积极撰写智库报告,为江西省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献计献策,1名思政课教师入选教育部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全国师生宣讲团。这些奖项和荣誉提升了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学院成长。五年来,南昌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狠抓思政课建设,构建“校领导听课、校督导听课、院领导听课、同行评教、学生评教”的五级课程质量监测评价网络,把好了思政课教学质量关;完善校领导联系思政课教师制度、校领导参加思政课集体备课与讲授思政课制度、“省校院”三级集体备课制度、教研部工作制度等重要教学管理制度,实现了思政课教学规范化运行、思政课教育教学研究纵深式发展,连续4年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专项立项。
教师成功。五年来,思政课教师开拓进取、勤于奉献,获得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教育部高校思政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江西省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江西省赣鄱俊才、江西省金牌青年教师(教学名师)、江西省“百名优秀思想政治教师”、宝钢优秀教师等多项国家级、省级荣誉,获江西省“名师工作室”1个、名师培养对象1名,1名思政课教师获学校教学荣誉体系最高奖项“教书育人卓越教师奖”,思政课教师连续3届入选学校“立德树人”标兵。针对思政课教师职业特点,学校修订了职称评审条例,显著加大教学业绩、教学质量在职称评审中的权重,2名教学业绩突出、深受师生认可的思政课教师破格晋升高级职称。
学生成才。五年来,南昌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着力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出全国高校 “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1名,挑战杯红色专项全国一等奖、最具感染力奖1项,全国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活动特等奖1项、二等奖1项、优秀奖2项,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奖1项。学院教师创办的“求是”读书会,已连续运行65期,吸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生、硕士生,以及大量法学、新闻学、数学等专业的本科生参加,有效提升了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素养,近年来有多名硕士生考上了华中科技大学、厦门大学等名校。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思政课建设没有“休止符”、只有“进行时”。在过去的五年中,在学校党委行政的关心支持下,学校思政课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今后,我们将坚定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所指明的思政课建设方向,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毅力、更多的投入,踔厉奋发,持续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彰显好思政课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作用。
原文链接:
https://wap.peopleapp.com/article/7370973/7204391
编 辑:巫艳萍
责任编辑:程慧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