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掌大的蓝色圆形硅片上,一层层“生长”着多种半导体材料,2000个毫米见方的芯片整齐分布其中。由电变光,芯片发出神秘的幽蓝光,投射到荧光粉上,顿时柔和的白光照射开来。正是这小小的硅衬底蓝色发光二极管的诞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蓝光LED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的国家、唯一实现硅衬底LED芯片量产的国家。
“中国芯”,令国人骄傲。今年1月8日,北京人民大会堂,硅衬底高光效GaN基蓝色发光二极管技术获2015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那天,项目第一完成人——南昌大学副校长江风益笑得格外开心,29年前的“发光”之梦,终于梦想成真。
早在1962年,LED就已问世。其正式作为照明光源,是日本1993年取得的突破,这项蓝宝石衬底LED技术获得2014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1995年,美国研发成功碳化硅衬底LED技术,获得2003年美国总统技术发明奖。
日美技术路线纷纷取得突破,江风益也憧憬中国的蓝光梦。1996年,在南昌大学一间40平方米的实验室里,他揣着60万元贷款开始了追梦,跟踪日本技术做中国的LED。4年后,他成功试制出蓝宝石衬底蓝、绿、紫光LED,其中蓝光LED投入量产。
国内完全依赖进口LED芯片的历史改写,但江风益很快陷入了新的担忧。国内LED下游企业越来越多,可致命的是,技术专利掌握在日美手中,行业随时可被扼喉。江风益决心自主创新寻找“中国芯”的路径。2003年,他大胆选择硅衬底氮化镓技术路线。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创新的勇气、魄力同样能点燃希望的曙光。2004年,硅衬底LED取得突破性进展,中国打破日美垄断,形成全球LED技术三足鼎立局面。目前其电光转换效率超过60%,获得授权专利147项,其中国际专利47项。名副其实的“中国芯”诞生了!
在南昌,以硅衬底LED技术为核心聚集了12家企业,覆盖全产业链。一项打造“南昌光谷”的蓝图振奋着江西。省委、省政府决定,把南昌打造成全国的LED光谷,建成具有国际核心竞争力的LED全产业链研发、制造和应用基地,到2020年LED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00亿元,占全国的15%,其中硅衬底LED技术收入达到500亿元。
实验室里,团队仍然在向新的高点进军。江风益说:“我们正努力攻关黄光、绿光LED,使无需荧光粉的LED照明成为现实。在不远的将来,要用‘中国芯’照亮世界!”
稿件链接:http://epaper.jxnews.com.cn/jxrb/html/2016-09/08/content_36662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