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饶郑刚)7月14日上线的《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为共同通信单位的研究论文。论文题目为Direct TEM observations of growth mechanisms of two-dimensional MoS2 flakes,其主要内容是在透射电镜下原位观察二硫化钼这样一种新型二维材料在高温下生长的过程。
二维材料是当今材料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前沿领域之一。最经典和广为人知的二维材料是石墨烯(最早于2004年报道,其发现者A.Geim和K. Novoselov获得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经过十多年的深入研究,人们发现一些化学成分相对复杂的化合物例如二硫化钼也可以形成二维形态。二维材料的发现大大拓宽了人们的视野,在半导体、能源、环保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因此相关研究在国内外炙手可热。
作为一个崭新的领域,二维材料有很多基本的问题尚没有答案,其中类似于“硫和钼的原子如何通过高温加热排列成独特的二维结构”的问题就是这样的情况。针对该材料的特点,论文作者巧妙地设计了一个化学合成路径,采用基于微机电系统(MEMS)技术的加热样品台和原位高分辨透射电镜(in-situ TEM),首次实现了对二硫化钼的生长过程的原子尺度实时观察和记录。论文的结果对于二硫化钼二维结构的可控合成与制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所采用的方法也具有普适性,可以推广到更多的材料体系。
作为材料领域顶级期刊之一,Nature Communications对论文质量要求非常苛刻。上述研究工作涉及复杂、耗时的实验和理论计算,论文投出后经过长达八个月的严格评审,最终于2016年6月获期刊接收并于7月14日上线公开发表。
该论文主要由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王雨教授与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物理系柴扬教授两个课题组合作完成,是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积极推动对外合作取得的一项突破性科研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