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way精装 主办
学校首页
手机版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考生
在校生
教职工
校友
访客
首页
必威体育官网平台
教学资讯
校园传真
科研动态
必威体育3.0
人物风采
视频南大
必威手机版官方网站登录
交流合作
2018必威体育下载
校史钩沉
学校概况
学院与学科
职能部门
人才培养
科学研究
招生就业
管理与服务
教务在线
团学时空
家园网
研究生网
心理之家
图书馆
校报
教学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资讯
>> 正文
学校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 校党委书记郑克强作中心发言
作者:
文轩;;田海虹
摄影:
文轩;;田海虹
点击数:
发布时间:
2007-04-12
字体:[
大
中
小
]
学校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
党委书记郑克强作中心发言
为认真学习落实“两会”精神,统一思想认识,促进我校改革与发展,4月11日下午,学校在艺术楼音乐厅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在校的校领导、学校各单位的副处级以上干部及正高级职称教职员工共计500余人参加了会议,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程样国主持会议。
校党委书记郑克强作了中心发言,题目是《以两会精神为指引,共建共享和谐校园,努力建设高水平新型综合性大学》。
郑书记首先传达了全国“两会”的主要精神和省委书记孟建柱同志在3月20日全省领导干部会上的讲话精神。郑书记强调:我们要全面学习和贯彻科学发展观,在全校掀起学习“两会”精神的热潮,以“两会”精神为指导,构建和谐校园,推进学校又好又快地发展。随后,结合学习贯彻两会精神的体会和近来对学校工作的调研,郑书记着重谈了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医学教育的管理体制问题;二是团结问题;三是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服务意识、节俭意识问题。(讲话全文附后)
最后,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程样国总结和概括了郑克强书记的讲话,要求全校各部门结合本单位实际学习和贯彻好郑书记讲话的精神,为把学校建设成高水平新型综合性大学而奋斗。
以两会精神为指引 共建共享和谐校园
努力建设高水平新型综合性大学
――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上的讲话
南昌大学党委书记 郑克强
今年全国“两会”,是我国实施“十一五”规划后的第一次“两会”,也是党的十七大召开前的重要会议。在“两会”上,胡总书记作的“共建共享和谐社会”和增强“三个意识”的重要讲话、温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深刻蕴含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和政府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执政理念。今年全国“两会”是民主、团结、求实、和谐、奋进的大会,是突出科学发展、突出和谐建设、突出改善民生的大会。认真学习落实“两会”精神,对于统一思想认识,促进我校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我传达“两会”的主要精神和省委书记孟建柱同志在3月20日全省领导干部会上的讲话精神,并结合自己这段时间的工作和学习体会谈几点想法。
一、全国“两会”的主要精神
(一)必须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推进各项事业转入科学发展轨道。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轨道,是今年全国“两会”突出、鲜明的主题。科学发展观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并丰富、发展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创新。科学发展观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它具有科学性与亲和性兼备、全面性与和谐性相统一、务实性与前瞻性相结合等特点。科学发展观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它正确地反映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客观规律,反映了时代进步的要求,体现了实践发展的需要,顺应了广大人民的心愿,是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大思想武器。
胡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全面把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目标要求,建立健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制度、体制和机制,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二)必须坚持共建共享和谐社会,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胡总书记3月7日在看望工、青、妇全国政协委员并参加联组讨论时强调,一定要在党的领导下,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最大限度地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热情和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把共同建设、共同享有和谐社会贯穿于和谐社会建设的全过程,真正做到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胡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讲话,深刻地体现了我们党的宗旨、我们党的历史观和群众观,更加明确了我们为谁建设、靠谁建设和谐社会,以及如何建设和谐社会的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参与,才能使这一宏伟目标变成现实。人民群众是社会的主体,和谐社会是造福全体人民的伟大事业,离开了人民的利益,和谐社会就没有意义;缺少了群众的参与,社会和谐就不能实现。和谐社会要靠人民来建设,建设成果应由群众来分享。只有让广大人民群众不断从和谐社会建设中得到实惠,才能使和谐社会建设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这就要求把共同建设、共同享有和谐社会贯穿于和谐社会建设的全过程,真正做到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形成一个互为促进、相辅相成的良性循环。
(三)必须着力改善民生,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改善民生、构建和谐是本次“两会”代表最关心的问题,也是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心声。温总理所作《政府工作报告》的一个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党和政府更加突出社会事业发展,更加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民生问题不仅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且影响到整个国家改革发展的大局,是我们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解决民生问题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把发展的目的真正体现到满足人民需要、实现人民利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解决民生问题是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必要条件。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问题是解决利益平衡和利益兼顾问题,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而改善民生问题是推动社会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只有不断地改善民生才能促进社会和谐;解决民生问题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根本要求。我们党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我们党能不能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能不能把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解决好,是对我们执政能力的重要检验;解决民生问题,最根本的还要靠发展,以发展化解矛盾、保障民生。
(四)必须增强“三个意识”,加强各级领导干部队伍建设。
胡锦涛同志分别在重庆代表团和解放军代表团讲话中强调指出,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始终保持开拓进取的锐气;要进一步增强公仆意识,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进一步增强节俭意识,始终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团结带领广大群众不断夺取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胜利。忧患意识、公仆意识、节俭意识是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表现在政治上是一种高度的觉悟,表现在思想上是一种崇高的境界,表现在工作上是一种良好的姿态。从这个意义上说,忧患意识、公仆意识、节俭意识,就是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
增强“三个意识”,是胡锦涛同志站在党和国家发展全局的高度,总结历史经验,着眼现实需要,对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提出的新要求,充分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对于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素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按照胡总书记的要求增强“三个意识”,不仅是提高领导干部能力素质的迫切需要,而且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摆在各级领导干部面前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课题。
二、省委书记孟建柱同志在全省领导干部会上的讲话精神
3月20日上午,江西省委召开全省领导干部会议,传达贯彻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精神,结合江西实际就贯彻落实“两会”精神进行部署。
孟书记主持会议并讲话。他在讲话时指出,结合我省实际,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进一步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总的要求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和谐社会,从“十一五”良好开局进一步迈向又好又快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轨道,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
孟建柱指出,要牢牢把握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着力点,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要着力优化经济结构,推进产业升级,加快形成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基础产业与先进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要着力转变增长方式,进一步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努力实现经济发展和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相协调。
孟书记指出,要始终坚持把改善民生放在首位,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始终坚持发展不动摇,紧紧依靠发展解决民生问题。要实心实意关注民生,实事实办改善民生。既要尽最大努力解决好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使公共资源更多地让群众直接受益,又要量力而行,妥善处理满足群众需要与政府财力可能的关系,着力解决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保障群众的基本需求,防止脱离实际,把期望值抬得过高,使改善民生的工作难以落实、不可持续。要把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与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起来,让群众了解党和政府解决民生问题的政策,体会到党和政府为改善民生所作的努力,理解不断解决好民生问题是一个过程,使得改善民生既能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又能理顺群众情绪,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孟书记强调,全省广大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增强忧患意识,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永久奋斗的精神,始终做到压力在肩、动力在心,不松劲、不懈怠,艰苦奋斗,奋发进取;始终做到谦虚谨慎、不骄不躁,不说大话、不说过头话,脚
分享到:
【
返回顶部
】【
打印此文
】【
关闭本页
】
热点新闻
更多>>
南大校报
更多>>
友情链接 :
--媒体链接--
人民网
CCTV
新华网
中国教育新闻网
--校际链接--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浙江大学
武汉大学
中山大学
--校内链接--
教务在线
团学时空
图书馆网站
招生就业网
南大校友会
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化平台
--其它友情链接--
教育部
科学技术部
江西省教育厅
江西省科学技术厅
全国九所地方综合性大学协作单位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学府大道999号办公楼三楼
电话:0791-83969057 邮编:330031
版权所有:betway精装
点击数:
手机版新闻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