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way精装 主办
  • 【听课记】不一样的《实地解剖学》
  • 作者:于良一摄影:于良一
    点击数:
  • 发布时间:2017-11-13字体:[
  • 编者按:当我们回忆大学时光,提起哪些老师会让你兴奋不已?哪些老师讲课风格幽默风趣?哪些老师教学方法标新立异?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对老师的不同感受。那么,你最喜爱的老师是什么样?让我们一起分享同学们的听课记吧。记录听课感受,讲述南大故事。提供线索请发邮件至1968928539@qq.com,或电话83969057。

      课程: 实地解剖学

      任课教师: 华萍

      时间: 2017年10月20日上午(周五)

      地点: 医学院第三实验大楼第一实验室

      天气: 晴

      听课人: 第一临床医学院临床171班 于良一

      踏着急促的步伐我走进《实地解剖学》课程的实验室,抬头望去,已有不少身着白大褂的同学正在聚精会神地看书,温习着上节课的知识,我低头就近找了个座位坐下。7点50分上课铃声响起,华萍老师走进实验室,我们的人解课开始了!

      课堂开始,华萍老师随机点名与提问。“实地解剖学是医学的基础,这块基石一定要牢靠,课下你们一定要把还没掌握的知识补回来。”看到我们小心翼翼的样子,华萍老师微笑着说到。

      今天的课程,华萍老师讲解有关臂、前臂与手背解剖的理论课程。与我们想象中的不同,华萍老师活泼的语调与偶尔冒出来的方言,还有那为了方便我们记忆而加入的广场舞动作引发了大家的兴趣,也加深了我们对理论知识的印象。

      终于到了与人体标本“亲密接触”的时候了。经过前几堂课的适应,同学们对尸体解剖的态度渐渐由迟疑惧怕转变成了一点点期待。几堂课下来,“标本解剖” 这几个字不再只能让同学们想到冰冷的操作台、充满药水味的标本和肃穆的氛围,更多的是使同学们记起了老师答疑解惑时的耐心、小组成员团结合作的默契以及克服心理障碍且亲自动手操作后的成就感。

    主刀的同学目不转睛,认真操作,其余人或是在座位上认真背诵理论知识,或是在实验台旁仔细观摩。但解剖过程中偶尔碰到的瓶颈便会让小组成员自发集合起来,问老师、翻书本马不停蹄。华萍老师从一个实验台走到另一个实验台,时时监督着同学们的进度,并不时给停顿下来的小组一些提醒,并对大家的疑问认真解答。遮住人体标本的脸,是对捐献者的尊重;小组成员间偶尔迸发出的激烈争论,是对知识的严谨较真;老师不曾停歇的脚步和不停转换的目光,是对学生的责任和付出。

      实验结束后,华萍老师开始对一周的课程内容进行总结。她在黑板上列出知识框架,总结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对一周的课程内容进行梳理。“医学知识太多太杂,你们一定要学会归纳总结,形成自己的体系,这样才能融会贯通!”课堂最后几分钟,华萍老师与我们讲起了本科学习的基础性及重要性,使我们明白只有基础牢靠,知识大厦才能建得更加高大雄伟。

      下课铃声传来,上午的课程全部结束。五节人体解剖课,我们学到的不只是专业课的内容,还有对待知识谦虚严谨的态度与大学学习的合理方法。走出实验室,我对下周一的颈部浅层及前区的解剖更加期待了!

    热点新闻更多>>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学府大道999号办公楼三楼

      电话:0791-83969057 邮编:330031

      版权所有:betway精装 点击数:


      手机版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