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way精装 主办
  • 名誉校长潘际銮:光荣与梦想
  • 作者:徐戎摄影:徐戎
    点击数:
  • 发布时间:2007-12-24字体:[



  • 光荣与梦想

    ――名誉校长潘际銮在南昌大学工作的岁月


    1993年3月,经江西省委、省政府研究,国家教委批复同意将原江西大学和江西工业大学合并组建南昌大学。1993年4月,出于对故土的热爱,潘际銮院士作出了人生的重大抉择,带着清华大学的厚望和江西人民的期望,告别了工作、生活40多年的清华园,来到南昌,效力桑梓。

    历史将铭记这个庄严而神圣的日子:公元1993年4月14日,江西省委、省政府在原江西大学学术报告厅举行南昌大学校长受聘仪式。身材挺拔、仪表儒雅的潘际銮院士在毛致用书记等领导微笑的注视中,从吴官正省长手里接过大红聘书。这意味着:江西从此结束了院士为零的历史;江西从此拉开了创建一所全国重点大学的大幕;江西从此开启了全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先河。

    1927年12月24日,潘际銮出生在江西九江的一个铁路职员家里。父亲潘凤林,14岁考中了秀才。科举废止后,他进入了铁路学堂,毕业后从职员做起, 直至升任九江站站长、段长。父亲尽了最大努力为孩子们创造求学机会。1944年,潘际銮参加了云南全省高中毕业生统考,成绩名列第一, 成了全省的“状元”。接着,又考取了西南联合大学。在西南联大到清华大学学习期间,潘际銮接触到了许多使自己永难忘怀的师长。1948年夏, 潘际銮以排名第四的成绩毕业留校当助教,成为著名机械工程师、教育家刘仙洲教授的助手。解放后,参与创建国内高校第一批焊接专业。50年代末实验成功板极电渣焊及重型锤锻模堆焊,应用于生产。 60年代初试验成功氩弧焊应用于核反应堆制造。完成了我国自己生产的第一套核反应堆焊接工程。继之研究成功我国第一台电子束焊机,并对焊接热裂纹的机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70年代末研究电弧传感器,首次建立电弧传感器的动、静态物理数学模型,并研制成功具有特色的电弧传感器及自动跟踪系统。80年代研究成功 “QH-ARC”焊接电弧控制法,首次提出用电源的多折线外特性,陡升外特性及扫描外特性控制电弧的概念,为焊接电弧的控制及焊接自动化开辟了新途径。

    潘校长在联大和清华的求学教学生涯以及参与国内重大工程的建设经历,形成了他治校办学的理念和实践。如果说,几十年的教学科研生涯是“厚积”的话,那么在南昌大学治校十年间,则是一次成功的展示和挥洒。

    上任伊始,潘校长首先抓学校办学定位,他根据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围绕国家特别是江西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提出了办学指导思想:面向21世纪,以改革总揽全局,定位于江西,服务于江西,紧密围绕江西经济社会发展,构建“文理工渗透、学研产结合”的新型办学模式,建设有自身特色的南昌大学。同时,他又提出了办好南昌大学的十大措施:一是实施对院系、学科、专业改造;二是实行学分制、淘汰制和滚动竞争制;三是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四是加强重点学科建设;五是推进教学、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六是编制学校发展规划。七是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八是发展校办产业;九是抓好校园建设;十是推行后勤社会化改革。潘校长的办学指导思想明确,措施有力,得到了学校党政领导和全校师生员工的支持和拥护,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潘校长的带领下,南昌大学通过真合、真投、真干,不断深化教育改革,优化配置教育资源,产生了“1+1>2”的办学效益。并校当年学校获得博士学位授予单位,1996年在全国地方院校第一个通过“211工程”部门预审,1997年被正式确定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结束了江西省无重点建设大学、无博士点、无院士的“三无”历史。

    潘校长长期从事高教工作,他认为本科以上的复合型人才最适合市场经济的需要,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就要求打破原有的文理工相互脱节的状况。为此,他在国内省属高校中率先对院系、学科、专业进行了大幅度调整。将原来两校的29个系(院)、76个专业优化组合为24个系、3个学院。调整后出现了一批理工结合的院系,如将原江西大学的计算机科学系与原江西工业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合并成为计算机科学工程系,在管理、财经等方面设置了文理兼容的专业。所有院系都按照文理工渗透的思路,对培养目标、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做了重新修订和改革。1994年4月,潘校长对照国家“211工程”遴选条件,清楚地认识南昌大学在师资队伍、办学条件、教育水平以及自我发展能力等方面与“211工程”遴选条件存在较大差距,为了缩短差距,达到“211工程”遴选条件,他提出组建学科群的设想。他认为组建学科群,一是可以集中人力,形成比较强大的学术梯队;二是可以集中实验研究设备、形成有实力的研究基地;三是可以集中各系的成果,突出学校已有的科研水平;四是可以更好地进行学科交叉,形成学术上的优势;五是可以扩大学术领域,更好地规划学科发展方向,更好地规划建设硕士点、博士点,也可以规划承担重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相关课题。他的设想很快在班子中形成了统一意见。组建学科群这项工作从1994年7月开始到1995年初基本结束。在这项堪称“大动作”的改革中,仅原两校南北区间调整搬迁工作就涉及到80%的系和近3000名学生。这不仅使学校综合实力得到进一步提高,而且也推进了江西大学和江西工业大学的实质性融合。因此,南昌大学的党政领导称这项改革举措是进入“211工程”的新的里程碑,是“第二次并校”。

    潘校长在抓学科调整的同时,着力抓教育教学改革,以学风建设为切入点,积极推行学分制、淘汰制、流动竞争制为核心的学生“三制”改革。潘校长说,要办好大学没有投入不行,但光有投入也不行。他认为抓学风比抓投入更为重要,因为那是直接关系到学生全面素质和教育质量的大事。在省属高校中,南昌大学率先推行学生“三制”。虽然有各种各样的压力,但“三制”的推行始终没有动摇。由于学生“三制”的全面实施,南昌大学的学风很快有了好转,教育质量有了大幅度提高。

    潘校长十分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根据江西省的实际情况,制定中青年教师培养计划。他说:“师资队伍建设, 一是引进,二是培养,重点要立足于就地培养。”“江西作为浅内陆省份,经济相对落后,引进人才比较困难,我们要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作用,同时要把精力放在培养中青年教师上。”他鼓励教师提高水平,出成果,做贡献。同时投入数百万资金,设立师资培养基金,选派中青年骨干教师到国内外高校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和进修访问,他希望若干年后南昌大学能出名师、出大师,只有这样,南昌大学才会有长足的发展。

    为了改变南昌大学教师安于搞小项目,习惯小打小闹的科研现状,潘校长多次在教职工大会上说:“我们的教师要去争取国家课题,接大任务,这一条非常重要。 不打大仗出不了将军,不搞大课题出不了人才!”为了引导教师在科研上有追求、有奉献,也为了使学校科研工作走出困境,步入大道,年近古稀的潘校长不辞辛劳,经常率各院系所的精兵强将走出校门,奔向社会,寻求科技合作伙伴,争取各种科研经费。十年来,潘校长跑遍了全省各地,并逐个拜访了在南昌的省级有关部门,建立了广泛的联系。令他欣慰的是,科研工作终于结出了硕果。“九五”期间,南昌大学共承担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766项,其中国家“863项目”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7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36项,人文社科奖128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第12届中国图书奖2项,有200项科研成果向社会转化。拥有涉入机电、化工、医药、信息等领域20多家校办企业,为江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实现了他的“江西举全省之力建设南昌大学,南昌大学要举全校之力回报江西人民”的诺言。

    求真务实是潘校长一贯的工作作风,他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南昌大学的学科调整、管理体制改革、学校发展规划、财政预算等每项工作,他都会到干部、教师、职工中听取意见,对已实施的政策,注意收集意见,不足之处,及时修正。如经费的切快管理,他发现有的院系将切块经费拿来装修办公室、会议室,购置桌椅板凳,没有真正用到教学科研上去,他对此提出了严厉的批评。他说:“江西省举全省之力,投入1.36个亿建设南昌大学,如果我们没把这些钱用好,我们就对不起四千万江西父老。”为了防止类似事件发生,他责成有关部门制定资金使用审查制度,在项目的审批和采购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力求杜绝浪费和腐败。

    每当谈及他对南昌大学和对江西省高等教育事业的贡献时,潘校长总是说:“南昌大学能成为全国重点建设大学,得益于省委省政府的英明决策,得益于吴官正省长的关怀,得益于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得益于班子工作相互配合。南昌大学的每一点进步,都来之不易,都凝聚了大家的智慧和汗水,我个人只是做了些微不足道的工作。”他把成绩归功于省委省政府,归功于整个领导班子,归功于广大师生员工,从不居功自傲。

    2002年12月,潘校长改任南昌大学名誉校长,兼任校学术委员会主任,继续为南昌大学的改革与发展贡献力量。他忘我工作的敬业精神始终留在昌大人心中,记者凌一在《里程碑,于一月铸就》一文中,对潘校长这一精神作了如下描述:“昌大人至今难忘,1994年酷热的暑假,为规划学科群,校领导一班人于持续40℃左右高温的6周时间里,夜以继日,反复论证……年近古稀且长期生活在京城的潘校长,尽管身板硬朗,但也因酷暑加劳累明显消瘦了。赴庐山开会时,吴官正省长交给校党委书记周绍森一个任务:留潘校长在庐山休息一星期,但周书记未能完成任务。潘校长清晨上山,白天开会,当夜回校,次日又坐到‘火炉’边与一班人集体琢磨……”。记者陈渊平、黄虹在一篇《一蓑烟雨报桑梓》

    热点新闻更多>>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学府大道999号办公楼三楼

      电话:0791-83969057 邮编:330031

      版权所有:betway精装 点击数:


      手机版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