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不知不觉白驹过隙之间在讲台上站了15年的大学老师,我也很直观地感受到互联网技术与传播生态对于老师授课的渐进却不容忽视的深刻影响。
于我而言,曾经在“网易”上看到“TED”演讲时,还尚且觉得这只不过是互联网对知识与观点传播的一种特定方式,一种“非常态”方式。
然而,很快在2013年我便参与了学校组织申报的“视频公开课程”建设项目,从那时起也就是短短5年间,经由学校平台的组织申报和专家推荐,我就先后完成了视频公开课《中国电影史话》(8讲,30分钟/讲)并于2015年获得教育部授予“中国大学精品视频公开课”荣誉称号。
很快又在这门课程的基础上,在我校积极顺应互联网环境下的“MOOC(慕课)”建设潮流的带动下,我又完成了慕课《光影·光阴:早期中国电影漫谈系列》(2学分,32学时),并于2018年3月开始的春季学期同时在“智慧树”与教育部“中国大学MOOC”这两个全国平台上线运营。
客观地说,作为一名南昌大学的教师,我是近年来学校大力组织建设推出互联网课程大环境的积极尝试者,认真实践者,也是受益者。
我一直对基于互联网技术平台上的在线课程很有兴趣,这可能与我本人从事的影视专业的教研工作有一定联系。我的专业兴趣一直在影视艺术,尤其是电影领域。
回想起来,这其中有一种很微妙的呼应。就电影艺术而言,电影首先是一种基于视觉需求的“看的艺术”;就电影艺术教学而言,我在讲台上讲得最多的也常常是关于“看什么”、“如何看”、“为何看”的专业性的探讨。
而随着技术的发展与传播环境的改变,传统的所谓“多媒体教室”的板书、PPT与音视频播放的电影教学方式,固然依旧有效,但也面临生动性、多维度、共时性、交互性的新的授课挑战。
而在线课程极好地弥补并支撑起了某种在我看来是一种新的电影艺术分享与传播机制,至少对于传统的电影史论的教学有很大的助益。
而有趣的是,当电影课程走向了互联网时代,作为老师的“我”实际上也成为在线课程视觉与听觉传播过程中的一个“被看”的对象,于是,讲授“看电影”的人,本身也成为了电脑屏幕、手机屏幕或是别的什么屏幕上的“被看”者。
当我在讲授关于电影艺术的“看”的经验时,却也正在自觉不自觉地参与了在线课程视听传播过程中新的“被看”经验的建构。
“看”与“被看”、“解构”与“建构”就这样奇妙地完成了某种协调与转换,我把这视作是一个教师的职业生涯的很有意思的协奏曲。
当然,“看”与“被看”的共时性存在也是需要一定承受力的。我的视频公开课《中国电影史话》在“网易公开课”的网络点击量已经突破20万人次,而针对每一讲的课程内容与教师的授课风度的评价都有着“冰火两重天”的感觉,认可者把你捧得很高,批评者在留言里也会把你说的“无地自容”。
我一开始很不习惯,而且基于人性的弱点,对正面肯定意见常常沉溺其中飘飘然,对于批评意见,特别是措辞很有“网络味道”的麻辣批评,我在面红耳赤之余,也很“愤愤然”。
但我毕竟是当老师的,我不是在“作秀”,我也无意做“网红”,我是一个电影专业教育、通识教育与社会教育的融通者,我是一个知识与观点的传播与分享者。
基于这样的自我认识定位,我发现既然已经成为一个网络在线课程的“被看”者,正面评价也不无偏爱之处,而麻辣批评也折射出移动互联时代,尤其是年轻人群体作为“网生代”,他们对于知识传播与观点分享的新思维与新态度,这对于一个大学文科老师而言,在“出汗红脸”之际,也是受益无穷的。
正是有了这样的认识,对于2018年春季学期全国上线的《光影·光阴》课程,在课程建设过程中,我就将其定义为,这是一次借助网络在线传播优势的“分享与感悟”,在似水流年光影变幻的早期中国电影的“看”与老师的“被看”之间,分享“故人故事”,感悟“存在与时间”的对话。
能不能做成一门在移动互联时代,大学生或一般社会大众能觉得课程“有货色”“有担当”“有趣味”,值得在社交平台上转发、讨论、批评,是值得分享的课程。对此,作为一个“被看”者的我也忐忑而快乐地等待着……
沈鲁,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电影学博士。现任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影视传播系教授、系主任、硕士生导师,南昌大学“215人才工程”赣江青年学者。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程《中国电影史话》负责人与主讲人,中国东西部课程联盟慕课、中国大学MOOC课程《光影·光阴—早期中国电影漫谈系列》负责人与主讲人。中国电影教育联盟南昌大学联络人。江西省电影审查委员会委员。著有《电影品牌构建与传播:市场·艺术·受众》《当代华语电影品牌构建与传播》《百年中国电影简论》《漫话中国电影25讲》《中国电影史话》等论著、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