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杨舒苑、学生记者张雯琪)12月8日上午,在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来自国内高校的专家学者围绕食品学科交叉发展,畅谈新思路、交流新观点,传递出学界“好声音”。
党委书记喻晓社:南昌大学围绕“打造两个世界一流学科,助力江西两大产业发展”的战略主题,通过创建国际创新研究院,实施学科特区制度,重构学科评价体系,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等举措,加快推进部省合建工作进程。在国际食品创新研究院建设上,要建立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发展模式,实行企业化运行,充分释放出创新要素和活力,从而加快推进食品学科的重点发展和率先突破。
江南大学食品学院院长刘元法:食品学科的口径范围是食品与健康交叉学科。要以三个主体化发展,推动三个一体化交互发展;创新管理与调控机制,提升高效稳定的发展能力为发展总体思路。以建设健康-食品-生命交叉融合的原始创新能力、构建食品绿色智能与定制化加工中国制造创新系统、推动食品安全实现引领性创新为重点建设内容。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院长胡小松:食品产业技术研发要精准对标食品行业发展需求,围绕食品加工制造、机械装备、质量安全、保险物流、营养健康等主要领域进行重点任务的凝炼筛选,通过构建食品产业科技创新体系,不断为国家食品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持。
江苏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院长邹小波:传统食品加工普遍面临成本高、人工费高和自动化程度低、效率低的问题,可以通过改变生产过程“人工经验式”把控,利用无损检测技术解决这些问题,从而推动食品安全工作,实现食品科技助力健康转型。
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曾新安:结合我校食品学科建设经验,一方面要通过专业优化调整、成果转化基地建设等形式推动学科发展,另一方面要精准服务国家及地方食品产业需求,开展科技成果研发,支撑区域食品行业发展,从而服务国家社会与经济建设。
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院长李斌:可持续性饮食模式包括生态资源、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的可持续,是在保护生态系统和尊重生物多样性的同时,优化自然和社会资源,使人们在文化上可以接受、在经济上可以获得,社会可承受并保持公平的一种健康饮食模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刘学波:在未来食品学科建设中,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扩大教师队伍规模,引进高层次人才,培养现有人才,优化师资队伍结构;要“顶天”科学研究,建设国家级项目,发表高水平科研论文,取得国家奖项和国际合作科研成;要“立地”社会服务,落实国务院“杨凌批复精神”,立足西部,践行乡村振兴战略,积极与传统农业学科融合;要进行“国际化”人才培养,继续办好“3+1”本科项目,深化研究生联合培养,吸收国外优质师资及生源。
南昌大学食品学院院长刘成梅:食品学科建设要加强人才培养,构建一流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实施学科特区,探索学科和人才评价新体系;通过国际食品创新研究院,发挥科技创新平台优势;创新人才引育留用新机制,打造一流人才队伍;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助推食品产业升级;深化国际合作研究,增强学科国际化水平;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模式,提高社会服务能力。
我校谢明勇教授致谢,朱友林副校长进行总结致谢,学校相关部门负责人出席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