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way精装 主办
  • 以民族自信创文化新发展
  • 作者:记者团 虞丹 郑薇 摄影:记者团 虞丹 郑薇
    点击数:
  • 发布时间:2011-11-05字体:[
  •      

     

    11 月4日 昌大智库讲座在研究生院117室举行,华东理工大学教授、著名社会学家曹锦清做客本次讲座,与师生一同探讨民族自信及文化自觉。

    整场讲座中, 曹锦清 教授解析了文化自觉的概念,与观众分析了文化自觉形成背后的动力――民族自信,并独到地表达了自己对民族自信和文化自觉形成的有效途径及思维方式的想法,睿智中带着些许幽默, 教授的演讲博得场下观众的热烈掌声。

    教授先从费孝 通老 先生晚年时期的思考谈起,引用了费老对文化自觉的表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并将其置于近百年以来所进行的东西方文化大论战的背景中,从社会结构的角度加以阐述,使在座同学深深体悟到其深刻。特 别是曹 教授通过对东西方文化的比较,总结出当时的错误思潮,即“自丑其丑”与“美人之美”。

    “中国人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逐渐失去自我,形成了‘自丑其丑,美人之美’,导致最终丧失了民族自信。” 教授说。他从中国近代史上的五次战争,讲到严复引入西学,然后最后关头又反思自己;陈独秀、李大钊等人延续激进的批判和否定思维,鲁迅在狂人日记中描述吃人的传统文化更是说明了知识分子对国家、本民族文化传统和历史存在否定的观点。他告诉大家,中国现在已经不能一味的盲从西方,而应该建立起自己的民族自信心,从而找到自己的动力。

    “中国是被打入现代的”,因为逼迫所致,在以西方为中心的全球市场体系里中国的现代化逐步“被迫发展”,而从1979年起,改革开放转变了中国被迫开放的尴尬局面。 教授总结历史经验表示,“中国不可能从过去寻找自信”,为了民族的尊严,也不必再去强调古代的辉煌,可以从传统文化中去引领导向。

    教授说:“一个民族不能长期的堕落,不能一味的否定过去期待未来。基于民族自信将人们从西方中心主义中摆脱出来,基于中国现代化的现实将民族自信进一步提升达到“文化自觉”的高度。”这是需要我们这一代人去从事的一个伟大事业,是民族复兴必要的事业。这个事业就叫做文化自觉。

    最后,曹教授希望大家对民族自信有着一个清醒认识。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在世界结构中的位置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中国对西方“仰视”的时代已结束,现在正进入一个中西“平视”,即平等对话的阶段。只有以中国为中心,“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才能重新确立我们民族未来发展的价值目标,才能建立起凝聚民族的价值共识,也才能使近代以来一直困扰中国的中西、古今两大对立得到和解。

     

热点新闻更多>>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学府大道999号办公楼三楼   

电话:0791-83969057   邮编:330031

版权所有:betway精装      点击数:


手机版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