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与江西这座城市的初识,惊喜中不免带着丝丝失意。不少的湖泊树木、不差的空气质量、不快的生活节奏……悠悠的,仿佛自己的求学之路带着修行的意味。
我慢慢感受着这座城市的肌理,希望用四年的时间读透这片土地,但碍于种种原因,只一味把时间交付在校园里。直到看到胡平先生的《千年沉重》,我才有幸窥见这个城市的过往,那些我从未参与的记忆。
细品下来,书中的字里行间透着余秋雨先生式的美学思维,《千年沉重》莫不是江西版的《文化苦旅》。“我无法不老,但我还有可能年轻。我不敢对我们过于庞大的文化有什么祝祈,却希望自己笔下的文字能有一种苦涩后的回味,焦灼后的会心,冥思后的放松,苍老后的年轻。让唐朝的烟尘宋朝的风洗去了最后一点少年英气”。
相隔12年,胡平先生与余秋雨先生感同身受,留下了只属于江西的文字:江西是我的一位尽心尽责的老师。如同不能怠慢故园一样,我不能欺惘于老师,我只能将堆积在心头已太久的话,原原本本地掏出来。哪怕它们会表现得有些偏颇、激烈,也不愿将他们剪裁一遍,又熨烫一遍,再镶上几道艳丽的花边……
我试图以一个异乡人的心态去感受这两位先生付诸笔端的情思,感触最深的是:他们深深地爱着书中描绘的那方土地。因为爱,所以满怀期待!《千年沉重》不吝笔墨地描绘着江西这片红土地上曾有过的繁华,无论是“翰林多吉水,朝仕半江西”的科举盛况,又或是“货聚八闽川广,语杂两浙淮扬”的商业图景;胡平先生不加粉饰地展现着江西这个农业省份所积淀的弊病,无论是对于时代变革的冷漠,还是负重前行时的小心翼翼。强烈的对比,全是先生的桑梓情,赤子心——莫忘沉重,唤醒春天!
通读下来,“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情感诉求可谓表露无遗,但幸运的是,先生的书中写的乃是13年前的江西。作为一个外来人,我对照着书中的面貌,细细打量着眼前这个“赣巨人”,还好,赣人们未辜负先生的苦心孤诣。
我想,我们的到来也许是先生最愿意看到的事。书中在谈及赣地多作为人才的摇篮却并不能留住赣地精英时,满满的失落感涌上心头。先生曾多次指出,在很多方面,江西只是一个缩小了的中国——传统中国、乡村中国、内陆中国。江西的迟滞让这方土地在经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所出现的尴尬局面延迟了一些时间,令人心痛的是,这次迟滞却让江西面临着一个更艰难的境地。除了国内外的人才流失,江西还要苦于发达省区对赣人的吸引。
我想,我从未觉得自己如此使命重大。四年后,我也会离开这片土地,但我想,我必无愧于你。抛开四年的课业学习,赣地最少也教会了我两样东西——馈赠与归去。
相比于上海一类的大都市,江西对于人才的渴求更是强烈。倘若我能在四年里取得些小小的成绩,我必要把它归在赣地的功劳里。我了解赣地的窘迫和焦虑,我极愿意为了你的崛起拼尽全力,也想看着你身上的负重渐渐减轻,直至“赣巨人”能坦然站立。
在这场复兴的接力赛中,赣地为我拓了一隅静谧的修炼场,褪去急躁和野心,我得以以最纯粹的姿态向未知领域探寻。以后的日子里,我不知还会与多少横流的欲望正面冲击,最喷张年岁里积攒的恬淡气质也许能助我一臂之力。
赣地,我谢谢你,给我一份如此大的殊荣——我的付出能冲淡负重久行后的咸腥味;我谢谢你,给我一种莫大的使命感——我便是赣地重拾春天的催化剂!我将尽力抛去懈怠的借口,只想馈赠你不遗余力的滋养。
谈及归去,我便要说说我的故土——安徽,一方与江西极相似的土地。我很惭愧,我先前从未了解过故土可能面临的相似的焦灼处境,只一心想着看看外面的世界,此刻,我似乎有了感同身受的不安情绪。徽文化是否也面临着同等尴尬的境地?跳脱出久居故土后的混沌状态,赣地给了我一个思考和清醒的机会。
与赣地的分离也许不是回归故土的开始,但走出赣地的那一刻却开启了回归故土的倒计时。我将带着在赣地的积淀成果细细描绘着故土的美妙前景,归去,势在必行!
赣地,我谢谢你,点醒了我的迷思,教会了我懂得归去。一个恋家的异乡人,得以在赣地读透了回家的真谛,我必不负你的谆谆教诲,昂扬前行!
这趟修行之旅,我将耐住寂寞,守住繁华;守望沉重,静待春回。只为无愧于你——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