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年,我国著名出版单位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联手著名报告文学作家胡平先生,推出了长篇报告文学《瓷上中国》。作品对景德镇瓷器与城市的历史和现实作出了全面梳理,以宏观视野、宏大叙事、宏阔评说深度解读与剖析了景德镇的历史辉煌、艰难沉浮,以及再次崛起前的阵痛与思考;并以此为个案,深入思考如何书写与讲述中国故事、展示中国文化这一时代性命题。作为当时省政府文化、旅游工作的分管者,出于为作家与出版社联袂打造文化精品的由衷欣赏,出于对江西优美的自然风光与悠久的人文历史的深厚情感,更出于以精品力作讲好江西故事和中国故事的历史责任感,我非常欣喜地应邀为该书撰写了序言《说给世界听的中国故事》,表达自己对景德镇陶瓷这一历史文化资源以及如何书写中国故事的思考。因为作品主题的重大、描述的鲜活、思考的敏锐,《瓷上中国》出版后,实至名归地获得出版界的最高奖项——第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为推动江西文化出版事业、促进江西社会经济的大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让我惊讶且感佩的是,作者与出版社没有将图书出版与获奖视为工作的终点,而是一直在围绕景德镇陶瓷文化这一富矿深入采掘、继续推进:作者每年仍然不时返回景德镇,近距离观察、触摸这方水土的新变化,切身感受越来越快的城市脉动;出版社,仍然以一支高效的编辑队伍支持配合着作者的后续工作,还由图书出版延伸生发,在景瓷文化产业上做起了“跨界”文章。“闻讯湖边春色,重来又是三年。”拿到他们即将推出的《瓷上中国》2017 年版书稿,让我深感虽然时光易逝,却从来不会辜负用心耕耘的人们,总能给他们一份丰厚的回报。
首先,重写了一半以上篇幅的《瓷上中国》2017 年版,在陶瓷文化与景德镇城市文化的知识性细节与解读思路方面作出了完善与改进。虽说早年创作过《千年沉重》《第三只眼看江西》等江西地域文化题材作品,但于景德镇陶瓷题材,作者系初次涉及,创作《瓷上中国》时,更近于一个外部的观察者,有新鲜感、敏锐感,也不可否认存在盲区与粗忽。及至寝馈其中四年,与景瓷厮磨日久,作者已成了一名“没有景德镇户口的景德镇人”。因此,他今天的观察更为准确,表述更为专业,解读的思路更为清晰。在2017 年版中,作者澄清、纠正了一些习非成是的说法。至于著作整体的立意,更为突出主线,即努力让读者了解陶瓷对中国文化、人类文明的影响与贡献,了解景德镇千年窑火的历程,尤其是近三十年艰难曲折中的涅槃与重生。“前修未密,后出转精。”探路寻景,渐入佳境。2017 年版, 给所有热爱与关心景德镇的读者作出了一次更为专业、更为线索明晰的文化导游。
其次,在2017 年版中,作者将三年来涌现的城市新气象进行了鲜活的捕捉与描述,让读者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一个“当下”的景德镇。尤其是对近年景德镇这座千年古城业态上、文化上的觉醒,作者作出了以点带面的敏锐勾勒。尤其是本书描述到,新世纪以来,十万计国内外的“景漂族”,在此创办数以千计的艺术工作室,随着近年来陶溪川、名坊园、三宝国际瓷谷等的建成,更推广至以陶艺为凝聚力的展会、论坛、设计、茶道、香道、餐饮、木器、银器、布艺、书馆、民宿、3D 打印等。多元化业态,互动的文化生态,构成了一幅壮观、美丽、令人激动的当代意义上的“匠从八方来,器成天下走”图景……春江水暖,这些千古瓷都的春气萌动与新生,都在作者笔下得到了鲜活的展示。作者用诗意的语言概括道:今天的景德镇,正在“重寻元气的丰沛与雄阔,吸引青春的创造与飞扬,已然是全球化时代下文化与艺术重新组合、人性与自由深度开拓的一块‘飞地’,正有意无意地走出一条涵盖人文理想、艺术精神与生活方式的独特的区域性社会发展模式”。作者的报告文学一向以批判与反思见长,但面对景德镇今天的新生气象,情动于中,乃有斯言。我相信这种认同与肯定是由衷的。这样的景德镇,令人充满期待。
更为突出的是,随着观察的深入,作者对景德镇的认识日益深刻,对特色性城市与地域文化资源发展开出的药方也更具建设性与前瞻性。基于对景德镇历史与现实的深入观察,作者认为,在国内,找不到一个地方像景德镇那样同时具备三种社会历史形态,即:至少从宋代以来保存至今的传统手工业社会形态,其中完整保存的是手工瓷业体系;1949 年后以“十大瓷厂”为代表,今日在陶溪川文创街区依然能够热烘烘感知的工业化社会形态;星星点点散布昌江流域,并以自然野趣与自由精神的流苏丝丝拂面的三宝瓷谷为橱窗的后工业化形态,即所谓的后现代化形态。这种对景德镇丰厚的层累式历史文化的观察与剖析,可谓精准至极。作者由此提出景德镇的文化定位:“这篇元气淋漓、色彩缤纷的故事,可以从纵向、横向两个维度深入拓展。从时间维度上来说,早至本省万年县大源乡仙人洞两万年前的陶片溯源,经唐代‘昌南’、宋代‘景德’,到明清御窑民窑,直至今天又一回大运酣畅地走来;从空间维度上来说,以景德镇为起点,沿海上丝绸之路的黛蓝色波涛,可以直抵欧洲、美洲、亚洲、非洲的许多国家……无论得其大哉的过去,还是有凤来仪的今天,景德镇不但是江西本土最具特色的传统文化,还是本色原味的中国故事,最好说给世界听的中国故事,是民族文化与国际语汇的最佳焊点。”神游古今中外,而能在城市历史与现实的对话中清晰地、前瞻性地捋出未来的路径。与2014 年版中的探讨稍有不同,2017 年版中作者以一种更为坚定的语气强调:在景德镇创设国家文化产业特区,实为历史的必然,也是现实的需要。这种有着宏观视野而又有现实关怀的认识,我以为是极其令人信服的。至于其他聪慧睿智的思想火花,在2017 版中随处可见。如作者认为:当下的“景漂热”,已不仅是“时尚”一词所能够指认的,其深层的心理机制,是对“时尚”商业文化的一种反拨,试图经由千年窑火重新获得东方民族文化之元气和艺术精神之深度基因,并在红尘喧嚣的年代里,证明人存在的价值——这大概是景德镇鼎立至今且傲然于世的理由。再如,作者说:“今日的景德镇,正受到来自天南海北的年轻人喜欢,她的多元文化、丰富业态正恣意绽放。而一个地方有没有年轻人涌入,常住人口呈正增长还是负增长,正是评估一个地方社会发展前景的重要指标。”对此,我深以为然。
拂开具体的完善与改进,2017年版更让我们感受到作者作为一名人文知识分子对景德镇、江西乃至于中国文化在全球化、商品化、后现代化芜杂语境下如何进行文化创造、提升文化自觉、建构文化自信的忧虑与关切。作者严肃地提问道:江西在全球化背景下应当如何与时俱进、创新和发展?在城市建设千人一面的强调速度与经济总量的今天,景德镇能否展现一道属于自己的崭新风景?在中国的文化软实力至今仍在全球步履蹒跚之时,景德镇能否给世界讲好一个中国故事?……作者甚至急切地吁请:“在‘城市改造’‘发展经济’的名义下,中国大地上不该毁坏、不该拆去的东西,包括看得见的物质载体与看不见的世道人心,何其多也,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社会发展的转型,可谓迫在眉睫,命运攸关!”面对生于斯长于斯的这片土地,作者的情感越来越执着,关怀越来越深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胡平先生这种对一座城市、一方乡土“渺渺予怀孤寄”的执着书写,这种有着情感热度、人文温度和思想深度的作品,充分体现了他作为一位作家、一位思想者、一位当代知识分子自觉的文化担当和社会责任,何其难得!这是值得我们敬重与学习的。
因为工作的关系,我经常有机会来到景德镇,对她的发展与变化一直保持着高度的关切。我欣喜地看到,景德镇市委市政府正提出“打造一座与世界对话的城市”的目标,将景德镇5256 平方公里的山水作为一个“全域性规划”;既注重自然生态的修复,又注重文化生态的修复,打造一片企业家、年轻人的创业热土和一方文化人、国内外游客的创作休闲乐园。这些定位与实践,与当代“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是高度契合的。在陶瓷工业与旅游产业、经济与文化产业、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等方面融合发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进行深度挖掘并加以创造、创新性发展,景德镇正思路清晰地朝着这既顺应时代主流而又体现自身特色的康庄大道迈进。对景德镇这座神祇般城市云蒸霞蔚的新生,需要如《瓷上中国》这样的黄钟大吕来为之鼓与呼。日益强大的今日之中国,特别注重打造文化软实力,增强文化自信,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中国的发展道路和模式,表现中国的精神与魂魄。如何将给世界听的中国故事说得更精彩,需要我们的智慧、创新与努力。胡平先生的《瓷上中国》,给我们树立了出色的榜样。
与给本书2014 年版作序时的三年前相比,我的工作岗位有所变化,但对景德镇的关切之情从未稍减。借此机会,再次表达我对胡平先生和所有关心江西发展的人士的由衷敬意,表达我对生活在这方美丽家园里的父老乡亲的无上祝福。
是为序。
(本文刊发于《江西日报》3月17日B3版,原标题为《千锤百炼谱新篇》。胡平,南昌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朱虹: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