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与学生的关系,常常处于很微妙的境界。因着师者给学生授课,两者离得很近;学生对师者有敬畏之心,两者又离得很远。书,是作者思想表达的重要载体之一,读者通过阅读,可以走近作者。学子“读师者书”,不仅可以了解师者的研究领域和文化知识,更能走进师者的内心,与他们直接对话,拉近彼此的距离。新闻网特推出“读师者书”栏目,以飨读者。
闲暇时光,偶得一书,看到书名,不禁欣喜。因今年与友人结伴游玩庐山,故被书名中的庐山二字吸引,心中涌出一览此书的冲动,读完感慨颇多,不禁懊悔没在游玩之前读一读此书,方能知晓庐山的景观所蕴含的文化底蕴与以及“义宁陈氏”与庐山的关系。
《义宁陈氏与庐山》的作者是人文学院刘经富老师,他主要从事陈寅恪家族史及地方文献资料的收藏与研究。他在书中提到自己写此书的目的让我肃然起敬,缘起刘经富老师当年上庐山开一个文物工作会,会后游览庐山景点与陈三立故居,让他觉得有必要将陈家与庐山的往事写出来,为庐山顺利地建成“陈三立故居纪念馆”提供资料线索,尽到自己作为一个地方文史研究者的责任。
本书除去序外共十章,每一章的主标题十分精炼有诗意,副标题又概括了每章的内容,仅从标题就能看出作者的用心,不禁让我对刘经富老师又一次生出崇敬之意。前五章主要写陈三立与庐山:从陈三立“凭栏一片风云气”的中年三次上庐山到晚年定居牯岭,使得陈三立与庐山密不可分,在此发生了诸多大事;陈三立的《匡庐山居诗》中共有七题八首咏月诗,其中咏月诗展现了庐山月色空旷深沉之美,又负载着散原老人“我寄秋心与明月”的万千情绪。正是这些精心结撰的咏月诗和那些奥莹苍润、曲折驰驱的五言长篇,构成了《匡庐山居诗》的艺术特色,使它回环着“夕阳无限好”、“人间要好诗”的动人旋律;“万松林诗会”这场规模盛大的文化活动与陈三立的参与介入息息相关,使得这位老人在八秩贺寿后,在文坛的声望达到了他一生的顶峰。
然而相对于广大的民众来说,陈三立老先生更深入人心的是他的社会形象和人格力量。因此,他晚年在庐山所参与的社会公益、文化活动,拉近了他与社会的距离。作者用两章的内容来详细地描写陈三立山居期间的社会文化活动和人事交游。第六章作者主要描写的是陈家第三代的庐山缘,以陈隆恪最久最深,其次为陈登恪。其中第六章以我看来可以算是一个总述,而第七章作者详尽地阐述了陈隆恪与庐山的不解之缘,《舟泊九江望庐山作》拉开了陈隆恪百首庐山诗的开篇,从“一面缘”到定居十三年,从抗战前期携家眷下庐山避难到抗战胜利隆恪一家返庐山。作者在本章末尾特概括了陈隆恪的生平,隆恪的庐山山居生活所悟得的给予了他思想精神上的支柱;第八第九章讲的主要是陈家第四代与庐山,主要以陈封怀和陈小从为主,可谓庐山是他们怀旧的渊薮,心灵的归宿。第十章主讲庐山建立“陈三立故居纪念馆”的文化意义。十章内容构成本书,道尽陈家人与庐山妙不可言之缘,他们留下的诗应是最好的见证。
历代士大夫与文人学士不断来访游历,所著诗文游记的传播流布,对庐山的繁盛和成名,起了极大作用。古有陶渊明、李白、白居易、苏东坡;“义宁陈氏一门五杰”陈宝箴、陈三立、陈衡恪、陈寅恪、陈封怀。“义宁陈氏”可谓给庐山文化注入了新的内涵。除却“义宁陈氏”之外,刘经富老师写作本书的过程也给了我很多的感触。从后记中可知,刘经富老师为了写好本书,不仅收集、查阅了很多繁芜的历史资料,倾尽全力博览相关书籍,更是多次赴庐山实地考察,以一个局外人来写庐山的事,圆满地完成了一个文化世家与一座文化名山接缘融合的文化底蕴的任务,实在令人佩服。
文至最后,惟愿读书人都能像刘经富老师或者“义宁陈氏”那般,“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来源:《南昌大学报》
链接:http://news1.ncu.edu.cn/paper/index.asp?id=332&nodeid=1367&newsid=5026&ly=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