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莱茵河畔的月光曲,物理顶峰的相对论,铁血宰相俾斯麦,伟大哲人马克思。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都来自同一个民族――德意志。3月7日晚,前湖论坛迎来一位特殊的演讲嘉宾,我校2011届德语本科专业毕业生赵士诚,以2011年赴德参加美因茨大学暑期培训期间的经历为例讲述了他的德国印象,多角度的描述,为在场的同学带来一个不一样的德国。
报告伊始,赵士诚的一个问题立即调动了场内气氛,“德国印象―你觉得德国是个什么样的国家”,民主、发达、严谨是多数同学的答案。从同学们的视角出发,赵士诚从三个部分解读了德国,阐述了演讲主题《我眼中的德意志――文化、历史、社会杂感》。
第一部分以历史与民族为标题,从野蛮到文明,从被侵略者到纳粹分子,从德意志第一帝国到第三帝国,从两战到当下,赵士诚娓娓道来,将德意志辛酸或令人悲愤的民族史书写在听者面前,赢得了台下同学们的掌声。特别是,当讲到德意志民族深刻反省历史的态度与日本名古屋市近期否认南京大屠杀的事件对比时,现场一片愤慨之声,引起了观众的共鸣。
讲起“我眼中的德国人”这一部分时,赵士诚不时穿插着自己经历的小故事,打破了德国人在同学们眼中“呆板”的形象,在问路、公共场所的举止、电话亭实验、吃饭等故事中,阐述了德国人严谨、重视规矩、善良和有礼貌的良好的民族品质。同时他将自己在分别国内国外亲生经历的相似的小事做了比较,他讲到国内的公交车上声音不绝于耳,而在国外孩子从小就被妈妈教育,公共场合不能影响他人,公交车上亦是如此。通过比较,他感慨的提出,我们的国家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应注意公民素质的提高。
最后的小节中赵士诚简绍了德国的社会和文化,便利的交通,整洁有序的街道,自然的环境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尊重都让在场的同学钦羡不已。“当然,德国也并非尽善尽美。”他补充说道,“现今仍然有部分德国人对当代中国存在误解,仍然有人质疑我们的国家体制。所以说并不是德国所有的东西都是如我们想的那么美好的。”
演讲最后同学们在关于德语、德国留学等方面向赵士诚做了咨询,他的解答为同学们提供了参考,最后在同学们的掌声中,演讲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