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萨马兰奇郑重宣布“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举行”的时候,现场一片欢呼,守在电视机前的国人喜极而泣,大家紧紧相拥,一夜狂欢。多年的期待,七年的筹备,今年,奥运圣火在北京冉冉升起,全世界人民将聚首在这块拥有着古老文化和神奇力量的土地上。
带着圣火奔跑
手举“祥云”火炬,为奥运传递圣火,这是所有中国人的梦想。
08年奥运会在江西共有624人参加火炬传递,除了江西奥组委内部推荐外,可口可乐江西分公司通过公开选拔选出26名火炬手,其中10名是来自高校的大学生,分别作为火炬手和护跑手。
江西省5名火炬手(张世超、李晨、于涛、褚泽龙、王义�)全部来自南昌大学,而且都是南昌大学篮球队的队员。五个大男孩除了正常上课外,他们的课余时间几乎都花在训练上。中午赶校车去青山湖校区的体育馆训练,第二天赶最早的校车回来。集训的时候就更加辛苦了,拿早上的身体素质练习来说,早晨5时30分起床,先到田径场上全力跑6个400米,再接4个100米。跑完了练习投篮,通常训练都会持续到晚上10点。
即使训练再苦,但是是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他们喜欢这种辛苦并快乐着的感觉。
动感活力操助阵
火炬手需要良好的体力和耐力,赛场上助威的拉拉队员们的工作也并不轻松。
艺术与设计学院06级的李�同学在由奥运组委会文化活动部、国家体育总局和体操运动管理中心举办的“江西省选拔29届奥运会个人拉拉秀比赛” 中荣获第一名,她将代表江西大学生参加08年北京奥运会现场开幕式表演,为世界各国运动员加油助威。
“因为之前从没有参加过如此重大的比赛,能获得参赛资格就已经很高兴了,我就是抱着试试看的心理。” 在紧张的半个月准备后李�登上了舞台,原本限定50秒到1分钟的舞蹈表演时间,她跳了两分钟,但是没有一个评委打断她。两场赛事后,李�的最终比赛成绩一直保持着第一,前往北京参加奥运会现场表演的名额在江西省只有两个,她当仁不让。
阳光如影随形
如果说奥运会是运动员们展示的舞台,那么志愿者们就是舞台上的布景,他们用自己的微笑和汗水让人感受着阳光般的热情和温暖。
现在距北京奥运会还有120多天,奥运志愿者的全国选拔活动也接近尾声。从最初的网上报名经过层层面试筛选,3月31日,江西省奥运志愿者名单公布,南昌大学共有17人入选。
人文学院05级的潘之望同学在接到通知以后就更新了自己的QQ签名,短短五个字:正式录取了。 几千人报名,最终确定了100人的名单,其中80人作为奥运会志愿者,20人作为残奥会志愿者。奥组委对志愿者的口语水平要求很高,选拔出的志愿者多是来自外语专业的,有英语、日语、法语、德语等不同语种。虽然对自己的口语颇为自信,但潘之望还是不敢松懈。“如果口语表达的不好,一个单词的发音错误都会引起误会。不仅是口语表达, 对于奥运知识的普及也是很重要,奥运会的进程、精神、宗旨、口号、意义这些都要烂熟于心。”
潘之望坦言,在和其他志愿者交流的时候大家都有一个同样的感触――那就是身上的责任重了,压力大了,不能再用从前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了,得学会自律、冷静和沉着。要把当代中国大学生阳光自信、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展示出来。
在奥运志愿者中年龄最小的是18岁,最大的是51岁,“我还老在想,年龄最小的那个志愿者该不会就是我了吧?要是奥运会早开一年我就不能参选啦!” 经管学院06级的邓晓迪俏皮地说到,她的生日刚好是1989年12月。别看她年纪小,参加过的大小比赛可不少。志愿者的工作很辛苦,邓晓迪并不显娇气,爽快一笑,“没事儿,工作越是辛苦得到的锻炼也就越多。我们国家第一次举办这样的盛会,对于我个人来说都是一次机遇,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我会调整好自己的状态,用最美的微笑迎接外国友人们。”
奥运会不仅是体育比赛的竞技场,更是展示文明与文化的大舞台。在奥运志愿者、拉拉秀选手中大部分都是来自各全国高校的大学生,他们不仅承担着各种任务,更是一个城市的名片,他们虽然互不相识,却因一颗为奥运的心站在了同一战线上,共同完成这一光荣而又神圣的使命。7月份,江西的奥运志愿者以及拉拉操队员将赴北京参加奥运培训。
奥运会开在自己家的门口,即使我们没有志愿者的徽章,没有奥运工作服,但这并不影响我们为奥运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随手拾起地上的纸屑,起身为老人让座,练习口语帮助外国友人解决小困难,自觉遵守交通秩序……我们的一举一动都会成为外国友人认识和了解中国的一个窗口。
当激昂的奥运旋律在心中响起,感受奥运的心跳蓬勃有力,听着奥运的步伐越走越近。作为一名普通大学生,其实我们能做的也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