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学生记者黄晓玲)11月25日上午,浙江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张法做客第193期“前湖之风”讲坛,以“怎样体会文艺作品的美学和文化深度”为题与现场师生共同探讨文艺作品的美学和文化深度的方法。来自人文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建筑与工程学院的500余名师生到场聆听讲座。
张法在讲座中,追溯古希腊文化与中国古代文化,以京城建筑象征体系为具体实例,介绍了广场中心与衙门中心的区别。为了让同学们更好了解人民英雄纪念碑这一宏大叙事建筑作品,他向现场师生展现了从“虎门销烟”到“百万雄师渡大江”的系列浮雕作品。
张法通过对梁思成与陈占祥提出的关于新中国的首都规划的方案与天安门体系的对比,分享了民族象征的三个因素,即建筑形式、政体结构和象征仪式。并指出,天安门体系的成功之处在于它较好地体现了共和国前期的意识体系。
张法提出,建筑总会在无意识中体现一个国家的意识形态。美国华盛顿采取“三角形”的建筑形式体现其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中国故宫等建筑多采取中轴线的建筑形式,体现了我国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在互动环节,张法耐心解答了同学们提出的问题。他希望同学们可以通过京城建筑的象征体系这一例子,举一反三,将对美学的思考运用于对其他建筑的分析之中,将对美学的思考融入生活,更好地发现生活中的美。
“除了考虑建筑的安全性与选材的经济性外,在设计建筑时还需留意对美学的考量。在对建筑的形态美、协调美与其体现的意识与精神方面进行思考后,会设计出更好的建筑。”工程力学161班连彬彬在听完讲座后收获颇丰。
张法:国务院哲学科学评议组成员,中华美学学会副会长,主要著作有独著《美学导论》《中国美学史》《20世纪西方美学史》《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中国艺术:历程与精神》等20部,主编《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1978-2008(艺术学卷)》等6部,合著《世界语境中的中国文学理论》等5部,论文20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