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way精装 主办
  • 【影#8226;响】Deep Breath
  • 作者:郭媛 摄影:郭媛
    点击数:
  • 发布时间:2012-12-04字体:[
  •      

      简单的灰色针织衫,黑色牛仔,有些花白的胡子,深邃的眼眸,著名奥地利演员和导演卡罗•马克维思出现在演播室现场。


        这是卡罗•马克维思第一次来到中国,说起参加学苑影展的感受,卡罗说影展的阵势很盛大,他很高兴,从年轻的同学身上,他看到了积极的能量,看到了电影发展的希望。
            

                       从演员到导演:角色的转换
     

        卡罗小时候想象力很丰富,想着长大以后能学习表演,成为演员。在两次报考戏剧学院失败后,19岁的他进入影视公司,正式开始了影视生涯。


        卡罗主演的《伪钞制造者》荣获2007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殊荣,作为一名成功的演员,他也遇到过人生中的低谷。刚开始的时候,他并没有与任何影视公司签订条约,在财政方面面临窘境。但即便如此,卡罗仍然没有放弃他最初想做电影人的梦想,不断挑战着自己的影视人生。


        谈到为什么从演员转换到导演的角色,卡罗这样解释,“演员是世界的展示者,而我想创造一个世界”。在演出的过程中,卡罗认为老师某些地方有缺失,他觉得演员是在演绎别人的世界,而他想要去创造一个自己想象中的世界,那就是他作为导演能够做到的事情。


        在自己拍电影的过程中,卡罗也遇到过很多困难。刚开始的时候很不适应,他认为自己已经把想要表达的意思全部融入电影中了,但仍有人问他影片在表达什么。“当有一天我呈现一部作品,不再有人问‘你的电影在讲什么’的时候,我拍的电影就可以说完美了吧。”卡罗开玩笑说。
     

                   《呼吸》 :接触死亡而懂得生存
     

       《呼吸》讲述的是一个在少年管护所服刑的19岁少年,在运送尸体中身处最接近死亡的边界,看尽人生百态以后正视自己罪孽的故事。


        因为一次看到一个老太太在客厅濒临死亡的影像,让卡罗思考这样的镜头该如何放入影片。后来有个小男孩一直在卡罗脑海中挥之不去,小男孩让他把自己的故事写入电影,这样就有了《呼吸》最初的创作想法。

        但剧本创作了两三个月后卡罗就停笔了,他觉得缺少一点东西,因此决定去故事发生的地方实地考察和采访。于是,卡罗用了四五个月的时间在殡仪馆与工作人员一起运送尸体,和他们一起住,一起谈论他们的家庭和生活。他还克服了种种困难进入少年管护所,实地采访里面的孩子,和他们聊天,亲自感受他们的内心和生活状态。如此的付出才有了《呼吸》最终的成形。
     

        关于《呼吸》这部影片的主题,卡罗马克维思说道:“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这种疑问,‘我从哪里来?我是谁?我会到哪里去?’该影片的主题不是关于死亡,而是关于生命,是对以上问题的探索。”“因为接触死亡而懂得生存,这是我通过这部电影想传达出的主题”,卡罗如是说。


        一位看过《呼吸》的同学谈到:“看完这部影片之后,看得出卡罗马克维思拍电影时诚恳的态度和对人性的思考,我很期待他接下来的作品!”
     

                       电影:真实和遵从内心
     

        关于电影,卡罗认为虽然国家之间存在不同的肤色,不同的语言和不同的文化,但是电影传达出的内涵不应该存在差异,要让看电影的人即使不能听懂具体说什么,也能够从电影想表达的情感中感受到共鸣。卡罗希望以后想进入电影行业的年轻人“要面对真实的自我,听从内心的声音”,“当有人批评你或者赞扬你时,还是应该坚持自己相信的东西,不要有所移动。”针对现在中国微电影很流行的情况,卡罗认为很值得大学生去尝试,他已经向奥地利电影协会申请增加短电影的评比奖项。他也强调说微电影虽然短,但必须是完整的,它传达的内容和情感与大制作大篇幅的电影相比也应该毫不逊色。


        “Breath”,这是卡罗对戏剧影视专业和南昌大学全体同学的祝福和期待,“深深地呼吸”,平复下内心的躁动,摒弃外界的质疑,在气息平稳的一呼一吸之间听从自己内心真正的呼唤。或是像《呼吸》传达的感情一样,在呼吸中感悟生存的意义。


        卡罗透露,他接下来打算拍一部关于“上帝”的电影,讲述一个“上帝不是万能的”、“人类原本就是一个整体”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期待和祝福他能在电影的征途中越走越远。

热点新闻更多>>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学府大道999号办公楼三楼   

电话:0791-83969057   邮编:330031

版权所有:betway精装      点击数:


手机版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