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学生记者 张祎)南京师范大学文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曹辛华应邀来我校进行学术交流与合作。3月28日下午,曹辛华教授在人文楼241做了关于“新格律词——唐宋词体原理的当代运用”的报告。
缕缕诗词缘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小学老师关于《早发白帝城》的间断朗诵开启了农家子弟曹辛华对诗歌的认知,同时也在他的心底里埋下了诗词的种子,在随后的几十年里,这粒种子生根发芽,在诗词的浸润中繁衍出牵动一生的缕缕情缘。
报告中,曹辛华教授谈起诗歌创作时毫不避讳的告诉大家,他是在高中阶段才了解到可以进行自主的诗歌创作,在那之前他只会背诵诗词,但长期的背诵却丰富了他的诗词积累。在韵律方面,曹辛华教授打趣说道,音乐曲调的熏陶是来自于大学室友日复一日的吉他弹唱,当然还有在青葱时代抄写歌词、学唱流行歌曲的助推。诗词和音乐为他的新诗创作与诗歌的韵律研究奠定了基础。
硕博期间曹辛华教授创作了他的第一首可唱的诗,并开始仿唐宋词原理写“流词”。在个人创作的过程中又对诗歌有了新的体会,“诗歌创作不为出名与荣耀,只为抚慰心灵;每个人都有年轻时的忧伤,当旁人无法理解时,诗歌写作便可以抒发感情。”曹辛华教授如是说。
句句曲词情
从乐府诗集到近现代诗歌,曹辛华教授认为中国诗体演变的规律是“乐生诗生、乐变诗变、乐诗分合、诗体革新”。不同于新月派中产生的新诗,曹辛华教授今天讲述的主要内容是相对于唐宋词体而言的新格律词。词是音乐文学中的一种,而新格律词指的是一种穿着“古装”的歌词,即古诗词与音乐结合下的产物。
曹辛华教授从新格律词创制的基础与新格律词出现创制的意义两大方面做了详细论述。曹辛华教授认为新格律词的创制是必然的得益于五大社会基础:第一,我国古代诗歌的发展史中,诗词与音乐的结合是关键;第二,据中国诗体的演变规律可见,新格律词是新的诗乐结合的必然产物;第三,古今中外音乐原理及其现象为新格律词的创制提供了基础;第四,文章写作原理启示我们新格律词的创制是有可能的;第五,当前流行歌曲的火爆为新格律词的创制提供了良好环境。
新格律词的出现能为新诗的出路做一些有益的探索,解决了新诗中娱乐性缺失的问题,打破了诗人垄断诗坛的局面,使诗人歧视歌坛的局面有所改观。不仅如此,新格律词的创制也能使人们认识到人工美的价值,使歌词由雅而俗得到转变,让大众从文学角度重视流行歌曲的研究,以此受到更多人的关注。并且利用金曲格式填词可以提高趣味性,为中国戏剧提供新的发展视角。报告中,曹辛华教授用《两只蝴蝶》的曲调演绎了李商隐的《无题》,还赋予自创的新格律词曲调,使其变得生动有趣。
报告的最后,曹辛华教授借《花心》的曲调唱自创诗词《南昌》:“再写诗千行,再纵情歌唱,唱得南昌灿烂辉煌。”以此鼓励大家积极创作。人文学院16级哲学系的戴莹莹同学说:“报告风格幽默风趣,听完改变了我之前对诗词的印象。诗词可以自由地代入现代歌曲中,这赋予了古典诗词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