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生、教师、书法家,这几个角色集于一身,最初的好奇已然在一天的采访后明释,案头臧老师的赠书《醉里挑灯》也让我更易整理思绪理清这一天的采访思路,一个醉心书法勤于本职的形象也立体的呈现在脑海。
老校区的医院在室内体育馆的后面,一个僻静的角落、一幢小楼,臧老师的办公室就在这幢小楼的最深处。
一纸墨香,一片丹心
臧老师的习作室就在办公室旁,打开门时一股墨香扑鼻,墙上竖排并列的几幅草书、案头也不“讲究”的散放着各式毛笔宣纸。办公室亦是如此,枣红的书桌上平摊着一张巨大的毛毡,毛笔砚台也毫无章法的摆放,臧老师迎我们进来并不断地说:“太乱了,不好意思。”一边去收拾办公桌。但看得出来,这无序的摆放,正是老师不停习作珍惜闲暇的证明。
臧老师对自己的书法成就不愿过多提及,更多的聊到了书法的外延,聊到了诗词。臧老师主攻篆书,旁及行、草、隶、楷。“篆书不是一种实用的文体,我写篆书也是后来开始写的,我最开始是写魏碑的,后来还写过草书,行楷,但后来我认识到如果要想更深一步的发展就要先从篆书开始。要使笔变得锋利,也就是线条的力度,就要从最简单最基础的开始去练。”
看着满桌散乱的毛笔,我们不由得好奇起臧老师对自己的书法用具有什么要求,没想到臧老师一下子打开了另一个话匣子,不仅拿出了最近新购置的毛笔,还讲起了笔头的品种。他经常喜欢在自己的用笔上刻上所用的编号,记者随手拿起一支上面的编号有九,据老师说是90年代的笔,可见时间之久,用臧老师的话来说就是“你不写,就永远也体会不到其中的奥妙”。“现在的学生往往希望在最短的时间内就可以收获最多,练书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更不是急于求成的事,要静下心来,去除浮躁,最可贵的是一直坚持下去。”
一袭白衣,一片真心
臧老师是校医院放射室的主管技师,负责为患病的同学拍片,采访的过程中书桌旁挂着的用来看X光片的阅片灯及身着白大褂都提醒着我们臧老师除了书法家还是一位医生。
臧老师所工作的放射室,里除了白大褂还有一套蓝色的工作服,是进入放射室穿的,臧老师说早年没有独立的控制室,拍片都得在里面操作,对于辐射的防护就是一套防辐射服,常年待在里面,全要靠自己注意。
采访中,臧老师突然停下来,指着只穿了件单衣的我说:“这样会不会冷,不要感冒。人平时病毒都在身体中,免疫力下降了就会生病,‘百病由寒起’。”这句温馨的提醒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位长辈的关爱,也让我们体会了臧老师的职业习惯,他说他经常会提醒身边的学生注意身体。
采访结束时,老师一边锁好铁门,一边指着干净的回字形小院:“这里就是我一个人工作的地方。这样一幢小楼,这样一个回字形小院,才是老师不与世争,深藏功与名的世外桃园。
臧定禄,1960年生,江西鄱阳县人。毕业于江西师大美术教育专业(本科),现供职于南昌大学。作品多次参加国展和省展,并在省展中分别获一、二等奖多次,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南昌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南昌大学教工书画协会会长、南昌画院特聘书画师。